《731》观影者 王晓松

发布时间:2025/09/18 19:13:27     

青岛的清晨没有警报声,但这并不影响学校和同学们对这个特殊的日子的纪念。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我和朋友自发走进了电影院,观看刚上映的电影《731》。

走进影院时,灰色的云翳正压在窗沿上。灯光暗下,屏幕上出现了1945年哈尔滨平房区的雪景,姜武饰演的王永章被日军强行拽进卡车的画面瞬间攫住了全场目光。当看到日军“健康检查”的谎言欺骗平民,将他们称作“马路大”时,我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指节泛白,一瞬间竟好似被攫住咽喉,感受到沉重似铁的无力与愤恨。

电影中杜存山在墙上记录逝去生命的镜头,与史料里2805名殉难者的数字重叠在一起。那些洁净瓷砖铺就的牢房、精心准备的苹果鸡蛋,原来都是为细菌实验服务的伪装,这种文明外衣下的野蛮更令人脊背发凉。当王永章带领狱友越狱却踏入细菌炸弹实验场时,影院里响起压抑的啜泣声,我能听见自己那强烈的心跳,如阵鼓而鸣,令热血汹涌,胸中潜藏的使命之声被先辈召唤苏醒。若欲强大,如何不发展?若欲发展,如何不奋勇前行?

散场后刚走出影院,手机推送就弹出了“#731 警钟长鸣#”的热搜,话题阅读量已突破12亿次。点开第一条是新华社拍摄的罪证陈列馆照片:证言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被参观者的指尖摩挲得发亮,角落一张“特别移送”档案扫描件里,24岁苏联人阿列克塞的名字旁盖着刺眼的红色印章,档案显示这样的受害者多达1549名。滑动屏幕,俄罗斯解密文件里“活体解剖无需麻醉”的德文记录与电影场景重叠,泛黄的手稿上还留着实验者潦草的批注。最让我难过的,仍是93岁原成员清水英男的采访截图。黑白照片里少年队员的笑脸旁,他的口述实录令人心惊:“当时不知是地狱,直到看见冰水里溃烂的双手。”我默默地放大照片,看清了某个殉难者编号,那真实的苦难呈现,再一次洗练了我的灵魂。

防空警报再次试鸣时,我想起电影里那只系着蝴蝶结的老鼠——它象征的不仅是狱中的希望,更是今天我们对和平的承诺。铭记吧!记住9月18日,记住731的罪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让那些用生命换来的真相,成为照亮未来的火把,永远灼灼。


【作者:2024级硕士研究生 王晓松 来自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谢婷婷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