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旗语方阵成员 张巍耀

发布时间:2025/09/18 19:15:12     

9月18日 星期四 晴

晨曦微露,迷彩服已穿在身上、当“九一八” 这个沉重的数字在日历上醒目的时候,寻常的军训便被刻上了不寻常的历史重量。当集合哨声刺破晨雾,我们迈出的每一步、喊出的每一声,都因这个特殊的日子,被赋予了超越训练本身的意义。

站军姿时,教官的指令清晰有力:“目视前方,腰背挺直。” 视线越过操场的围栏,远处的高楼在朝阳中舒展轮廓,玻璃幕墙折射出细碎的光,整座城市都浸在和平的暖意里。可94年前,祖国的天空曾被硝烟熏得漆黑,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同样的季节,迥异的光景,我们以笔挺的站姿,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作为旗语方阵的一员,初次握住红黄两色旗杆,与其他方阵的嘹亮口号不同,我们的训练场只有旗帜划破空气的“猎猎” 声,安静却充满力量。初学旗语的日子里,每个动作都带着生涩的割裂感:每个符号都要分解成数个动作,手臂需举至与肩齐平的高度,旗杆要倾斜成精准的角度,手腕转动的幅度分毫不能偏差。一遍又一遍的拆解、重复,直到生硬的动作化作肌肉记忆,直到每一次挥旗都成为身体自然的表达,成为我身体的语言。

真正的蜕变,发生在个人融入集体的瞬间。当方阵中二百多双手同时扬起旗帜,原本零散的动作忽然交织成整齐的韵律,达成惊人的统一。我们以旗为笔,每一次挥落都叩击着记忆;我们以势为墨,每一次停顿都承载着担当。旗帜起落间,没有言语,却让“团结” 二字有了最鲜活的模样。

这场训练也让我重新审视“沟通” 的意义。在语音消息与视频通话无处不在的当下,我们早已习惯了网络传递的便捷,却渐渐淡忘了人类曾用无数智慧创造过不依赖科技的交流。旗语或许已退出实战的舞台,但当二百面旗帜同频挥动时,那种跨越个体的集体节奏感与协调性,远比语言更能传递信念与力量。

夕阳西下,落日的光洒在肩章上,汗水浸湿的衣领贴在肌肤上,心中的炽热却愈发滚烫。站在先辈用热血浇灌的和平土地上,我们当把 “勿忘国耻”刻进骨血,将“振兴中华”融进每一次前行的脚步,以青春护盛世,以奋斗强中华,让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挺拔。


【作者:2025级本科生 张巍耀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谢婷婷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