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通商中国青年论坛参与者 韩雅婷

发布时间:2025/09/20 20:49:38     

9月20日 星期六 晴

威海晨光正好,书桌上摊开的笔记本还沾着几分朝阳的暖意,我想起了昨天参与通商中国青年论坛的经历。昨天早上,我提前十分钟就坐定在电脑前,指尖反复摩挲着键盘边缘——一场以“变局中的青年:连接不确定的世界”为主题的通商中国青年论坛即将开启,作为始终关注全球格局与青年使命的国际政治学子,这份期待早已在心里翻涌了许久。

当新加坡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吴培宁先生与通商中国总裁郭碧叶女士一同出现在镜头中时,弹幕里瞬间涌起一片热烈的问候。此次论坛主题围绕“世界巨变”与“青年角色”两个关键词。当下全球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而青年如何在变局中找准定位,正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命题。

论坛的三场核心讨论,场场都让我收获颇丰。第一场关于“AI陪伴者和人形机器人的兴起”,耶鲁大学杨博士提出“聚生智能”概念的同时,生动解释了触觉大模型与多模态融合的重要性,还特别强调“安全性是所有操作的前提”。第二场“赛场之外,品牌化时代下的体育文化”主题讨论会中,嘉宾们轮流阐述体育明星授权品牌在青年市场的流行,以及粉丝群体对体育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第三场“链接世界与未来:数字时代的青创力量”,更是让我感受到青年创业者的活力与担当。嘉宾们分享AI企业出海时面临的市场适应、算力挑战与跨文化合规问题,商汤科技通过私有化部署应对数据隐私问题的案例,让我对“技术全球化与本土化平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全球经济规则正在发生变化,而青年创业者在数字时代的探索,正是推动规则重塑的重要力量。吴培宁部长在发言中提到新加坡青年的优势时,特别强调了“双语教育”“跨文化沟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这让我倍感亲切。山东大学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东北亚学院设置了多门涉及中日韩语言与文化的课程,为山大学子搭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如今作为研一学生,我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与专业素养,争取“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成为破局者”。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论坛结束后,我望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夕阳,心中满是振奋与思考。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以专业之力,赴世界之约。”这既是对论坛的总结,也是对自己未来研究生生涯的期许。


【作者:2025级硕士研究生 韩雅婷 来自单位:东北亚学院 责编:王一晗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