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1 19:48:25
今天,是第二十三届山东省高校环境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报到注册的日子,我很荣幸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来见证一场学科盛会背后的忙碌与协作。

上午,我们志愿者小队便在学院集合,任务很明确:将会议所需物资搬运至酒店,再进行分装。有人分装会议手册,有人分装学院纪念品。物资很多:箱子、资料袋、纪念品等,它们都整齐堆放在一起。“大家搭把手,小心点!”队长一声招呼,我们便行动起来。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默契的配合,你搬大箱,我递小袋,动作连贯且迅速。
到了酒店,分装工作即刻展开。我们自发地形成了一条流水线,有人负责整理资料,有人负责往袋子里放置纪念品。大家一边专注于自己手头的活,一边相互提醒。流水线运转起来后,效率超乎想象,原本以为会耗费不少时间的分装工作,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下很快就完成了。看着一堆堆零散的物品变成一个个整齐的资料袋,一种成就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稍作休整后,专家们便陆续前来报到注册。我们的任务也随之转换,指引专家们完成报到工作。“老师,这是您的会议资料袋,里面有日程表和相关资料。”我们面带微笑,认真且耐心地为每一位专家服务。专家们都很和蔼可亲,领取完后都会对我们道一声谢,这声谢谢,给我们注入了更多的动力。
一整天的志愿工作,身体虽有些疲惫,但内心却是充实且温暖的。从学院到酒店,从搬运到分装,再到为专家服务,每一个环节,我们志愿者都齐心协力。这让我看到了集体的模样,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推诿,只有担当。
这不仅仅是一次志愿活动,还是反映我们山大校园里的一种常态。无论是学术科研,还是各类活动组织,师生们总是以这样一种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面貌去面对。在山大,“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它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以积极的态度、协作的精神去追求卓越,去为学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这次志愿经历,也让我更加坚信,是无数个团结且认真负责的小集体,是他们蓬勃的工作面貌和向上的生活状态,共同构筑起山大蓬勃发展的大图景。
【作者:2024级硕士研究生 孙一喆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谢婷婷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