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学院新生 黄欣妍

发布时间:2025/09/22 19:42:19     

9月22日 星期一 阴

清晨的阳光透过山东大学梧桐树的缝隙洒落下来,我背着书包匆匆走向教学楼,心中充满对大学第一堂课的期待。九点五十分,线性代数课准时开始。走进教室时我惊讶地发现,尽管提前十五分钟到达,教室里早已坐满了同学,只剩下后排的空位。这让我真切感受到大学课堂的不同——每个人都带着如此饱满的学习热情。老师是位风趣的中年教授,课前的几句闲聊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他从线性方程组的几何意义讲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巧妙联系。虽然坐在后排,但我依然能清晰感受到整个课堂专注的氛围,笔尖划过笔记本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伴随着老师温和有力的讲解声,构成大学课堂特有的韵律。当老师用矩阵解释图像处理时,我感受到这门课与计算机专业的紧密联系,原本对数学的畏惧渐渐转化为探索的兴趣。

午后的雨悄然落下,打乱了原本的体育课计划。两点整,我们聚集在体育馆屋檐下,网球老师看着湿滑的场地无奈地笑了笑。于是这节网球课变成了一场特别的座谈。我们站在他面前,听他讲述自己大学时代的故事。雨声淅沥,敲打在同学们的雨伞上,仿佛为这场谈话配上自然的伴奏。老师说,大学就像一场漫长的雨季,有些计划会被打乱,但意外的收获往往更珍贵。他鼓励我们在专业学习之外,更要学会与人相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同学问起如何平衡社团活动与学业,老师笑称这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需要我们自己寻找答案。这场雨中谈话让我想起高中老师常说的话:大学是塑造人格的地方。而今亲身体验,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傍晚雨歇,校园里的路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晕。晚上七点,计算机与集成导论课开讲。这是与我们专业最为相关的课程,教室里坐满了同学。老师从集成电路的发展史讲起,带领我们回顾了从真空管到纳米级芯片的技术革命。当PPT展示出当前主流芯片的结构图时,周围同学都不自觉地向前倾身——那些精细的线路与晶体管,正是我们未来可能从事研究的领域。老师详细分析了集成电路行业的现状与前景,指出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等新兴方向带来的机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强调计算机类学生应当具备系统思维,既要理解软件算法,也要熟悉硬件基础。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选择,原来计算机是如此广阔而深邃的海洋。

走出教学楼时已是晚上九点,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回顾这充实的一天,三种不同的课堂体验仿佛大学生活的缩影:基础课程的严谨专业,体育课的灵活变通,专业导论的前沿展望。我知道,这只是大学生活的开始,未来还有无数这样的日子等待我去经历。但正是这第一天的点滴体验,让我对即将展开的四年时光充满期待。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不仅是知识的记录,更是一个新生对大学最初的理解与向往。


【作者:2025级本科生 黄欣妍 来自单位:集成电流学院 责编:谢婷婷 路镇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