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5 20:47:41
今天,我踏入信息学院主办的弘信讲坛现场,在学术的浩瀚星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下午,我早早来到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华岗苑南五报告厅,刚一进门就被现场浓厚的学术氛围所感染。现场坐满了信息学院光电科创精英班的师生以及各领域的科研人员,大家都在热切地等待着讲坛的开始。
本次讲坛首次开设了“光学校友专场”,特邀了学院光学系的两位校友——陶光明教授和张华年博士返校作报告。报告会由光学工程系主任连洁教授主持,她的开场介绍让我对两位校友的成就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报告充满了期待。
首先,陶光明教授带来了题为“智能纤维器件与装备技术研究”的前沿报告,结合团队在顶级期刊发表的130余篇论文,展示了“光学超材料织物”的最新突破。降温织物能精准调控宽光谱,实现汽车模型内部和人体皮肤的显著降温;无感交互电子织物融合了纤维级信号采集与AI算法,可用于无感生命体征监测;微创纤维机器人“Fiberbots”更是能在体内完成“导航—治疗—循环”一体化介入。他寄语我们青年学子要把光学“织”进纤维,开辟新赛道,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有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接着,张华年博士以“基于特殊波段激光的无荧光剂PDT技术及应用”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回顾了光动力疗法的发展历程,指出传统光敏剂的瓶颈,并介绍了团队通过“波长—剂量”双精准调控实现的无需光敏剂的PD Wavelength-Specific疗法。目前,全球首套无荧光剂PDT医疗设备已完成多中心临床实验,这让我看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巨大潜力。张博士还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鼓励我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让我深受启发。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两位校友都给予了细致解答。我也积极参与其中,虽然有些问题还很稚嫩,但校友们的耐心解答让我收获颇丰。
此次弘信讲坛,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更激发了我对科研的无限热爱与向往。它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我将以两位校友为榜样,不断探索未知,勇于创新,让青春在科研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作者:2024级本科生 葛竞徽 来自单位:信息学院 责编:谢婷婷 郑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