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6 19:14:25
午后两点半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攥着志愿者服装往S1宿舍楼下走,心里揣着几分期待——往日路过这片电瓶车停放区,总见车影交错:有的车卡在两车之间进退不得;有的脚撑半塌,车身斜倚着像打盹的旅人;还有充电线在地面拖出蜿蜒的 “蛇形”,藏着绊倒人的隐患。今日我终于能换上志愿装备,亲手为这份杂乱“松绑”。
刚走到停放区,我便先蹲下身扶住一辆歪得厉害的电瓶车。冰凉的车把在掌心转动,前轮原本抵着另一辆车的后轮,我一点点调整角度,直到听见车链轻轻“咔嗒” 一声,像是它终于舒了口气。遇到车筐里塞着皱巴巴的纸巾、空饮料瓶,我也顺手拾出来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有辆重型电动车推起来费劲,我便喊来同组的志愿者一起发力,两人额角都渗了薄汗,却在车稳稳归位的瞬间相视而笑。这时有位同学推着车过来,眼神亮了亮:“今天这儿居然这么整齐!”简单一句话,像颗小石子投进我们心里,漾开暖暖的涟漪。
等把零散的车辆规整好,我们取出一多书院统一准备的引导胶带,沿着地面模糊的旧标线开始粘贴。胶带要贴得直,还得避免起翘,我跪蹲在地上,手掌反复按压胶带边缘,指尖沾了尘土也顾不上擦,只盯着渐渐清晰的线条挪不开眼——那线条像给电瓶车们画的“回家路”,顺着路走,每辆车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路过的同学蹲在旁边看,指尖轻轻碰了碰刚贴好的胶带,问:“以后都按这个线停吗?” 我点头时,风正好吹过书院的树梢,带着树叶的沙沙声。

等最后一段胶带贴完,夕阳已把天空染成了温柔的橘红色。我绕着停放区再走一圈,此刻的电瓶车顺着引导胶带排成整齐的队列,车把一致朝前,像是等待检阅的小士兵。晚风掠过车座,带着淡淡的塑胶味,却不让人觉得杂乱。其实志愿从不是什么宏大的事,不过是在午后两点半的阳光里扳正车把,在渐斜的光影下贴直胶带,让书院旁的小角落多一份整齐,让同学们的出行少一点麻烦。抬头望见一多书院的灯渐渐亮起,忽然觉得,这平凡的午后时光,因为这些细碎的温暖,变得格外有意义。
【作者:2025级本科生 朱梦琪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赵方方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