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8 19:42:55
军训后的第一个周末,晨光代替了清晨的集合哨,成了宿舍窗外最温柔的信号。于我而言,这不仅是短暂的休憩,更是一场在陌生校园里寻找节奏、与新生活对话的尝试。
我向来对陌生环境有些拘谨,面对偌大的校园,连去食堂的路线都要在手机地图上反复确认,因此周日清晨醒来时,心里竟有些茫然。上午的探索果然不算顺利:想去图书馆却绕到了实验楼,想买杯热饮又找不到校园超市的入口,看着身边同学熟练地穿梭在楼宇间,一丝无措悄悄漫上来,连脚步都变得犹豫。
午间在食堂角落坐下,捧着温热的饭菜,忽然想起军训时教官说的“慢慢来,总能找到方向”。意识到焦虑只会打乱节奏,我决定沉下心规划。下午再走出宿舍,我先在纸上简单画下校园大致布局,把想去的地方按路线串联。从宿舍到教学楼,再到操场旁的小花园,每到一个地方就记下标志性建筑,试着把地图上的线条变成眼前的风景。
一次次驻足、辨认、记录,脚走酸了就在长椅上歇会儿,记混了路线就重新核对。不知从走到第几栋楼开始,脑海里的校园轮廓渐渐清晰,再遇到岔路时也少了几分慌乱。当成功找到藏在林荫道后的书店时,我忽然觉得,原来放下急躁,就能摸清前行的方向。
周日午后,我带着笔记本去了校园湖畔。坐在长椅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把周末的见闻和感受慢慢写下。风掠过树梢时,书页轻轻翻动,远处传来同学的笑声。那一刻没有匆忙,只有一种自在的松弛——原来适应新环境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好奇,一步一步把陌生变成熟悉。
军训后的第一个周末,看似是自由的时光,实则是与新生活的磨合。它教会我,越是陌生的环境,越要沉住气;越是未知的旅程,越要敢迈出脚步。这段日子里,每一次问路的勇气,每一次辨认方向的尝试,都是对“从容”与“适应”的锻炼。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湖畔长椅上的悠闲时光,都在提醒我:用心,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作者:2025级本科生 于家鹏 来自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谢婷婷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