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8 19:48:35
五期纳新宣讲的负责人,我凌晨五点就爬起来,最后核对宣讲要用的材料——PPT已经改到第12版,边角卷着的打印稿上写满了批注,连VCR的播放节点都标红了三次。
一个问题反复在脑子里打转:怎么才能让学弟学妹真正读懂极客小组?我摩挲着鼠标垫上的ROS车图案,想起去年的自己。当时学长展示物流搬运车精准分拣方块的样子,还有那句“实验室的灯永远为较真的人亮着”,一下就勾住了我。对啊,比起罗列荣誉,真实的故事才最有力量。
上午十点,我和队友把轮腿车、极客青蛙模型搬到讲学堂101,3D打印机的样品盒摆了满满一桌。调试设备时,指尖划过冰凉的金属车架,突然想起夏天和队友在实验楼821熬夜的日子——为了让轮腿车站稳,我们反复调整陀螺仪参数,宋维业老师凌晨来到实验室指导我们时,说“稳定比速度更重要”。这些细节,必须讲给他们听。
下午两点宣讲正式开始。我没先念荣誉清单,而是举着自己主导的小车模型:“这台车的自动锁头外挂,是我和队友熬了三个通宵改出来的,光光电管灵敏度就调了二十多次。”台下有人前倾身体,我放出ROS车的比赛视频,指着屏幕里的全国冠军奖杯:“这不是天赋,是第三期带第四期、第二期带第三期传下来的笔记堆出来的。”


讲到实验室传承时,我拿出个旧笔记本:“这是第一期学长的‘避坑指南’,连焊接电路板的温度都标着。你们要是来,不用从零开始。”话音刚落,前排女生举手:“产设专业能学编程吗?”我笑着晃了晃3D建模软件截图:“我队友就是产设的,轮腿车的外壳就是她设计的。”
四点半宣讲结束,围上来的学弟学妹把模型围了个圈。有个男生捧着笔记本问焊接培训的时间,看着他们扫纳新群二维码的背影,我懂了当年学长的心情——所谓极客,从来不是孤单的钻研,是把火种传下去的温暖。
【作者:2024级本科生 付国瑞 来自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责编:谢婷婷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