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9 21:00:56
当渡轮的汽笛划破威海清晨的宁静,我们这群2025级的新大一,正驶向一座在历史课本中早已无比熟悉的岛屿——刘公岛。海面碧波万顷,鸥鸟翔集,这本该是一次充满诗意的海上旅程,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庄重。
登岛,脚步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心情便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秋日的阳光温暖和煦,却仿佛照不透空气里的历史厚重感。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锈迹斑斑的克虏伯巨炮、致远舰的复原模型、邓世昌决绝的雕像、《马关条约》的屈辱条文……它们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图片和文字,而是带着悲壮与创痛的温度,直击心灵。我久久伫立在“济远舰”巨大的前锚前,那被海水与岁月侵蚀的斑斑伤痕,正像民族记忆深处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无声,却震耳欲聋。
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让我从一名静默的观者,成为了一个发声的讲述者。一位记者将话筒递到了我面前,镜头之下,他温和地问我:“同学,作为山大的新生,此刻站在这里,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那一刻,海风从展厅外涌入,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将胸腔里翻涌的澎湃与思绪,清晰地呈现在言语中:
“今天,当我真正站在这里,历史从二维的平面变得立体。我脚下的土地,曾见证过一个时代的沉沦与一个民族的觉醒。”
“我们铭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应该更加珍惜当今世界的和平。”
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未来四年的苦读,乃至我们一生的奋斗,最终将去向何方。
回程的渡轮上,我凭栏远眺。刘公岛在夕阳的金辉中渐行渐远,最终化作海平线上一道沉默的剪影。海浪依旧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舷,但我清晰地感受到了肩头多了一份重量——那是一份由历史传递而来的责任,也是一份由“山大”这个名字所赋予的担当。
海浪奔涌,推着我们归航,也推着我们崭新的人生篇章,在此刻,正式启航。
【作者:2025级本科生 史雨鑫 来自单位:艺术学院(威海) 责编:谢婷婷 路镇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