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参加者 李成锐

发布时间:2025/09/28 18:42:45     

9月29日 星期一 晴

当阳光斜照进实验室,我轻轻把改了又改的减速器设计说明书叠整齐。这四周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不像课本理论那样遥远,更像和伙伴们一起,陪着零件“从无到有”的旅程。也正是这场旅程,让我实实在在懂了“机械设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刚拿到任务时,我盯着“砂型运输带参数表”发愣:要带动指定重量的物料,运输速度得稳定,还得承受一定力量。这些数字看着简单,要变成能运转的传动系统,我根本不知道从哪下手。好在第三组的三个同学很快凑过来,我们搬着凳子围在空桌子前,你一言我一语琢磨。有人认为电机直接连不行,得加缓冲部件,有人提议内部用两级减速,速度降得稳,还有人补充最后用链条连运输带,不容易打滑。我们画了好几张草图,对着课本例子反复比对,才定下方案。

整个过程里,最“头疼”也最有成就感的是齿轮设计。一开始我以为按公式算个数就行,真上手才发现,选材料、定齿的大小、搭配合适的齿轮,每步都得反复调。有次算齿根强度,我对着表格查数据,结果总不在合理范围,急得直挠头。我计算到傍晚,终于把数值调到合格区间,抬头才发现实验室只剩我了,天早黑了。那天回宿舍的路上,风一吹都觉得轻快。

设计轴时,我一开始按步骤算完轴的粗细,觉得没问题就写进说明书,检查时却发现,轴上装键的槽尺寸算错了,之前的强度计算全得推翻重来。我特别懊恼,坐在座位上不想动。老师路过看出我的情绪,蹲下来跟我说,机械设计最忌“差不多”,这次返工不是白忙,是帮我记住“严谨”俩字。老师的话点醒了我,我重新拿笔,一点点核对数据,连小数点后两位都不敢放过。那天虽加了班,但算出正确结果时,心里特别踏实。

这四周里,这样的小事不少,现在翻开设计说明书,每一页的字迹、每张草图的修改痕迹,都记着我们一起讨论的夜晚、一起解决问题的瞬间,还有老师耐心指导的画面。

现在再看运转的机器,我会忍不住想:它们背后,是不是也藏着像我们这样,为每个细节反复打磨的人?这个秋天,在实验室里,我不仅学会了设计减速器,更懂得了不管做什么,和伙伴并肩、带着认真的态度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李成锐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谢婷婷 路镇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