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2 19:48:57
10月的北京已有凉意,但当我们山东大学方程式赛车浩然车队的3名成员站在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方程式车队门口时,心里满是温热的期待。这是一场在北理就读的学长牵线、筹备了近一个月的交流,终于要拉开序幕。作为一支刚成立不久的车队,我们始终盼着能向行业内的“前辈”取经,而北理方程式赛车车队二十余年的积淀,正是我们最想学习的榜样。
下午4点,北理车队的队长和技术总监早已在实验室等候。刚一见面,技术总监便笑着递来一份车队手册:“知道你们是新成立的队伍,这里面有我们的纳新流程和培养体系,或许能帮上忙。”简单的开场白,瞬间打消了我们最初的拘谨。跟着他们走进实验室,第一眼就被架在中央的赛车流畅的车身线条、规整的电路布局吸引,尤其是方向盘上集成的显示屏,让负责电气组的队友忍不住上前细看:“这个显示屏怎么做到和转向系统适配的?我们正卡在信号同步的问题上。而且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厂家提供足够小巧的屏幕,只能将显示屏放置在前方。”
技术总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让我们观察显示屏的接口设计:“你们看,这里留了3个备用接口,既方便后期调试,也能兼容不同型号的传感器。”随后他拿出电脑,调出电路原理图,从硬件选型到软件编程,一步步拆解“显示屏集成”的技术逻辑。负责转向组的队友边听边记,不时提出我们在设计中遇到的困惑,比如“如何平衡显示屏重量与转向手感”,队长则结合他们参赛的经验补充:“可以试试轻量化材质的外壳,我们去年就把显示屏重量减轻了15%,转向精度反而提升了。”
实验室的另一侧,停放着北理历年参赛的赛车模型,队长指着其中一辆介绍:“我们现在有电动、油动、无人车三支参赛队伍,纳新时会先让新生参与模型拆装实践,再根据兴趣分配到各个组别。”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我们车队虽已划分转向、制动、车架等七大组别,但培养体系还停留在“边做边学”的阶段,缺乏系统的入门引导。我赶紧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下他们的“三阶培养法”:第一阶段“理论培训+模型实践”,第二阶段“小组项目攻坚”,第三阶段“赛事实战复盘”,这些经验或许能帮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作为新车队,我们在碳纤维部件定制、制动系统采购上一直找不到靠谱的厂家,只能在网上反复比价。北理的队长听完,直接给我们推荐了3家合作多年的供应商:“这家碳纤维厂家能根据我们的设计图优化纹理走向,制动系统的店铺还能提供免费的调试服务。”他还提醒我们:“第一次合作一定要上门考察,看看生产车间的工艺水平……”我们也把自己联系到的几家轻量化部件店铺分享给他们,算是“双向取经”。
返程的高铁上,我们3个人还在热烈讨论着交流所得。这次北理之行,与其说是“取经”,不如说是一次“对标”。我们看到了成熟车队的专业与严谨,也明确了自己的不足。未来,我们会把学到的经验融入车队建设中,终有一天,我们也能造出属于自己的、能站上赛场的赛车,取得满意的成绩。
【作者:2023级本科生 高伟凌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蒋晓涵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