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01 17:48:22
点击:
今日小雨。走在宪法大道上,静心细听会有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嗒嗒的细小声响,此时抬头看,只见硕大的金黄叶片遮挡住视线,微微随风而动,雨丝从叶间划过。艺术楼后的树木暗绿的叶子中层层叠叠着暗红色的簇簇花朵,又或者是果实,给人一种秋日里独特的缤纷感觉。洪楼银杏不多,因此公教楼旁的小径上两棵银杏格外珍贵,一株金黄、一株鹅黄,雨中的石子路上散落着片片伞状叶片,尤其应景。?xml:namespace>
秋雨,古树,教堂,钟声,小径,石桥,闲情逸致,东老洪楼。
下午坐校车到趵突泉校区,沿途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书圣路两旁透着红色的树木,弘德大道满满的法桐叶子,青杨路雨中散步的老人,药圃的植物,以及随处可见的美人蕉。对植物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每次到西校必然要到橘香路附近看银杏,此时的银杏正值最美的时候,正如这时南新桐雨路与紫花路交汇处的那几株黄金槐。青砖红窗灰瓦,古树劲草暖花,西校风华。
银杏,药圃,号院,杏林,落叶,美人蕉,深深底蕴,古朴西校。
洪楼和趵突泉,都是历史悠久的校区,其中散发的人文气息是一圈圈年轮、一个个人、一年年时光积淀起来的,置身其中,不自然地便能凝神静气,吞吐着历史的厚重感与人文关怀的底蕴。一所大学,基础设施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则是整个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大学必然还是要摒弃外界浮躁的气息,维持其深沉浓厚的治学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能真正有所思、有所达。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山大同样也重视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两所老校都能看到国际化的身影、都走在时代的前沿。我想,这也是山大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另一个侧面。
最好的例子便是今晚的讲座,Professor Stephen Barnes 以Judicial Review: Marbury to Nixon to Now为主题对美国宪法及司法审查制度作了介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Barnes教授在同一个维度上对两种制度的比较,不得不说有比较才能看到局限。不过,有时候讲座重要的不仅仅在于其内容,更为珍贵的是主讲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考虑问题的角度与思路。我们置身的时代,既瞬息万变又一成不变,这时在坚守自己信念的同时吸收他人的观点与思想,才能在变与不变中寻得本心。一个山大人,自然也要牢守内心求真求实的信念,不断在与人交流中完善自己。
Barnes教授风趣幽默,风格随意,讲座期间时不时出现几个汉语短句,更拉近了大家的距离。鉴于今天是万圣节,讲座即将结束时Barnes教授神奇般地拿出南瓜灯,并给大家热情地分发Big White Rabbits,这更点缀了本就精彩的讲座,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我想这必定是一个宾主尽欢、令人心生花朵的夜晚。
【作者:法学院 刘敏(征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