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20:52:41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了一上午,空气里透着一股湿冷的寒意。今天要去学院楼协助苏科环保的就业宣讲会,作为活动组织人员,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出门,撑着伞,踩着积水往学院楼走。裤脚还是悄悄湿了一片,却一点没影响心里的期待。
下午三点整,宣讲会正式开始。走上台的是苏科环保的赵艳经理,她说话声音温和却很有力量。她翻动着PPT讲述公司的发展历程、薪资待遇、招聘岗位以及公司的发展理念,更用详实的案例展示了公司在市政污水、垃圾渗滤液乃至电子行业等高难度废水处理领域的技术成果。当PPT上闪过一个个成功的项目数据时,我能感受到台下同学们眼神里的专注与思考。最触动我的是赵经理谈到公司的人才观,她说:“在苏科,我们不看工作年限,只看能力。我们既看重你的专业技能深度,也同样重视你的沟通协作能力。”这样一种唯才是举的理念,显得格外珍贵。
后来技术工程师的话更是点醒了我。他说:“你们在学校做研究,可能盯着‘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8%’就开心了,想的是怎么发好论文;但我们企业要考虑的是,这个技术用到客户的厂里,成本能不能降下来?操作是不是简单?客户满不满意?”我不禁想起在实验室里反复优化的那些实验方案,为了把去除率从92%提到96%,反复调整了十几次试剂的用量,却没考虑过如果放大到工厂规模,这些试剂要花多少钱。原来校园里的研究和职场里的技术,差的不只是数据,还有“落地”的思维。
轮到新入职的王紫璇师姐分享时,教室里更安静了。师姐说她刚入职时什么都不懂,带教老师教她学知识,帮她改技术方案;现在才三个月,她已经能独立写简单的工艺报告了。师姐说:“专业不相关没关系,关键在于自己去不去主动学习”,最后还叮嘱大家“找工作别只看薪资,要看能不能学到东西,团队氛围顺不顺心”。这话让我想起自己以后找工作的样子,突然没那么迷茫。
过程中我几次举起手机,透过取景框记录着这场宣讲会的点点滴滴。镜头里的师兄师姐们听得特别认真,有人快速记录着关键信息,有人凝神思考,有人在互动环节踊跃提问。宣讲会结束时,雨已经停了,窗外的树叶被洗得绿油油的。虽然我还不是毕业生,但今天的收获比想象中多:我知道了环保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也明白了自己以后做研究时,要多想想“这个技术能怎么用在实际里”。更开心的是,作为活动组织人员,看到师兄师姐们拿着简历围着企业人员咨询,有的还互留了联系方式,觉得自己的忙碌特别有意义。
这一场雨日里的宣讲会,不仅给师兄师姐们搭了座桥,也给我这个还没毕业的学生,照了一束关于未来的微光。


【作者:2025级硕士研究生 董晓庆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谢婷婷 栾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