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6 21:03:13
傍晚五点半,夕阳的余晖温柔地落在刚刚脱下白大褂的年轻医学生肩上。结束了一天繁忙的临床轮转,我匆匆穿过长廊,赶往位于医院北侧的活动教室。推开门的瞬间,暖黄色的灯光下,第一临床学院2024级硕士1班的同学们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我们都默契地留了下来,准备开启这场名为“杏林手作,心灵处方”的主题团日之旅。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治愈时光。
活动伊始,大家围坐成一圈,轮流分享近期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故事。有人提到第一次独立完成操作时的紧张与成就感,有人谈起与患者沟通时的感动与困惑,也有人倾诉值夜班后的疲惫……这些平日里埋藏在心底的情绪,在彼此的倾听与共鸣中悄然释放。原来,那些看似“一个人的战斗”,始终有一群同行者彼此支撑。
随后进行的“你画我猜”游戏,被我们赋予了浓浓的医学色彩。“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骨髓穿刺”……这些专业词汇成了游戏的关键词。有人手舞足蹈地比划,有人急得抓耳挠腮,哄笑声此起彼伏。这一刻,我们不再是病房里紧绷着神经的医学生,而是一群简单快乐的年轻人。
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是手工制作。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材料:扭扭棒编织向日葵、黏土捏制“器官模型”、拼贴画描绘心中的“理想医院”……教室里只剩下轻柔的音乐和指尖摩挲材料的细碎声响。专注让时间慢了下来,压力仿佛随着每一次裁剪、揉捏逐渐消散。有同学笑着说:“原来做手工和做手术一样,都需要耐心和精细!”
活动的尾声,我们共同观看了短视频《总书记对青年医学生的期望》,并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健康中国”战略展开讨论。如何将临床实践与国家需求结合?如何成长为有温度、有本领的医学人才?热烈的讨论中,我们对肩上的责任有了更深的体悟。
最后,全体同学起身肃立,重温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铿锵的声音回荡在教室中,那一刻,每个人的眼神坚定而明亮。
我们举起手中的手工作品——一朵朵蓬勃的向日葵、一颗颗稚拙却真诚的“心脏”“肾脏”,合影留念。照片定格的不仅是笑容,更是一群年轻医学生在奔赴理想途中,互相温暖、彼此激励的瞬间。
今日之后,我们仍将回到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继续与时间赛跑、与疾病斗争。但这份短暂的松弛与凝聚,已如同一张“心灵处方”,让我们更坚定、更从容地走在“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路上。为我们手中不仅有听诊器和手术刀,更有彼此给予的温暖与力量;我们心中不仅有疾病图谱,更有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

【作者:2024级硕士研究生 陈金琳 来自单位:第一临床学院 责编:谢婷婷 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