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8 21:14:51
秋天的午后,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投下几缕光束,深秋的风已然带上了明显的寒意,但今天我与同学们仍然满怀热情与期待,参加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组织的“恰同学少年”党建活动,深入鳌角石村去感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了解党的农村发展理论、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思想。
下午两点我们准时集合并乘坐大巴,从学校出发前往十公里外的鳌角石村。在车内,老师引领我们一同研读毛泽东同志在97年前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在97年前的铿锵论断,此刻却在车厢里回荡。老师详细介绍这篇写于革命烽火中的经典:毛泽东同志旗帜鲜明地肯定了农民运动的伟大意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革命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而我们,此刻正乘车前往真实的乡土,将理论的思考投入实践之中。
车程不长,半个小时后大巴就缓缓地停靠在鳌角石村的水杉大道。笔直挺拔的水杉如卫兵列队,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这是村民们四十年来悉心照料的水杉树,也是村庄历史的见证。坐落在水杉树后的一栋石头建筑便是鳌角石村党史纪念馆。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步入馆内,聆听这个小村庄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贫困山村逐步迈向繁荣。纪念馆以“农业学大寨”“兴办副业”“莱西经验”“乡村振兴”四个阶段为脉络,通过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实物来讲述鳌角石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故事。
村子建立党支部六十余年来,五代村支书坚持土壤改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多元化,践行乡村振兴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造了青岛农村多项“第一”:第一个接入电力、第一个全村使用自来水、即墨全境粮食亩产量第一的农村村庄。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鳌角石人发挥“战天斗地”的精神,以“战山河、拔穷根”的决心和勇气,硬生生地从贫瘠的石头地里挖出了财富,谱写了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的时代篇章。
走出纪念馆,我们又到了当地民宿以及村子周边进行参观,从茶园、到梅花园、再到错落有致的民宿,处处透出村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经营的用心。鳌角石村的变迁,让我想起毛主席在文中提到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乡村振兴亦非纸上谈兵,这是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成果。作为新时代的网安学生,我们更应传承这份精神,既怀揣理想,也脚踏实地,将所学所感转化为服务社会、建设家国,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来自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责编:刘方 李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