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8 21:36:38
今晚,我参加了山东大学2025年共青团新闻宣传工作专题培训,与山东大学青年媒体中心成员、山东大学团委全体新选聘学生兼职团干部、山东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组织负责人及代表一同学习,收获颇丰。
在傅金泽同学的简单介绍后,党委宣传部的刘怡康老师笑着走上讲台,“今天咱不绕弯子,就解决大家最头疼的两件事:怎么写出像样的新闻稿,怎么拍出不‘翻车’的照片。”他的话语洪亮又亲切,直奔主题,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愈发期待。
接下来的培训内容更是干货满满。聊到新闻写作,刘老师展示出一篇学校的比赛获奖报道并做点评:“写新闻就得抓重点,要用‘倒金字塔结构’,先呈现出最核心的内容——比如报道比赛获奖,开头必须先写‘几金几银、创了多少年最佳成绩’,再往后说备赛细节,可别从‘团队组建那天’慢慢唠,读者可没那耐心等。”他还强调导语要像“一句话新闻”,两三句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不能绕来绕去。旁边的同学频频点头,估计也和我一样,以前总在导语里堆背景,导致重点不突出,读者很难有兴趣读下去。
摄影方面,刘老师的话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别觉得专业相机才出好片,去年军训拉练,我们用手机拍的视频,效果一点不差。”说着,他又调出一张活动合影:“拍大场景关键在‘等’——得等所有人抬头、表情自然了再按快门,再好的设备也救不了糊掉的瞬间。”提到拍校领导或院士,他特意放慢语速:“要用半身近景,把人物神态拍清楚,而且同级别人物景别得一致,这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对人的尊重,半点不能马虎。”
最后,刘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宣传不是喊口号,是把山大的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构建大宣传格局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力量。是的,比起空泛的口号,实验室里的坚守,校园里的互助,这些“小切口里的大故事”其实更容易打动人心,正如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向阳所言,“山大是一座永不枯竭的‘新闻富矿’”。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要努力当好“采矿人”,用心捕捉身边的真实与温暖,让更多人看见山大的故事。
【作者:2023级本科生 高培媛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刘方 李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