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三千米考核者 黄思源

发布时间:2025/10/21 21:17:33     

​10月21日 星期二 晴

七点的铃声响起,崭新的一天正式开始。而下午体育课上将要进行的3000米测试,为这平凡的一天增加了一丝不平凡的色彩。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每周都按照乒乓球李海鸣老师的要求进行3000米校园跑的打卡。尽管我曾在平日的训练中跑出过不错的成绩,但满分似乎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时间悄然流逝。随着四点十分的上课铃响起,同学们已经来到兴隆山风雨操场集合。北方10月份冷冽的空气让我这个南方人窘迫地将双手和脖子缩进袖子和衣领。我原地小跳,无心顾及身旁同学热火朝天的讨论,脑海中充斥着怀疑:我能跑下来吗?万一我的发挥还不如平时训练怎么办?体育课的分数太低影响成绩怎么办……顷刻间一连串的问题涌入我的脑海,而我却无法回答,直到老师带着我们上了跑道的那一刻。

“放心跑吧,你不会差的。”我轻声对自己说。我抬眼,撞见身边同学同样忐忑的眼神。同学和我交流了内心的紧张,显得信心不足,正如刚刚的我。“放心跑吧,你不会差的。”我轻声对他说。

长跑比赛后程发力固然重要,但在一开始又怎能轻易落后?我从第一圈就以70%的速度稳步向前,占据了领头羊的位置。平稳渡过了前1500米后,我的脚步逐渐变沉。这时的关键便是不让自己懈怠,不让人本能中的惰性占据身体的控制权。我咬紧牙关顶住,调整呼吸的节奏和摆臂的幅度,让自己尽可能维持速度,挺过“极点”。没过多久,疲惫感逐渐消失了。

后程冲刺,是不让自己前功尽弃的最后一搏。当长跑进入最后200米,我用尽最后的力气加大摆臂与步幅,向终点冲刺。就在身体的负荷快要达到极限时,我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11分50秒的成绩更是将我的最好成绩提升了40秒之久,也出乎意料地在考核中收获了满分。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回顾我仅有数月但却十分充实的大学生活,我找到了与这场长跑考核的统一之处:我面对充满未知的大学生活,减少自我怀疑,从容以待;我积极参加辩论赛、新生杯等活动,投身学生工作,合理安排学习,力争顺利开局。在未来疲惫之时,我希望我也能够咬紧牙关坚持;而在尘埃落定之前,也愿我有做最后冲刺的勇气。大学生活纷繁复杂,但这场3000米考核似乎给了我指引,指引我选择我想要的大学生活。



【作者:2025级本科生 ​黄思源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谢婷婷 杜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