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3 21:53:57
早晨的趵突泉校区,空气里带着一点冷意。我推开实验室的门,熟悉的离心机声、培养箱的提示音,一切都像往常一样,我心中却因为昨晚收到“小米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的通知而多了一份不真实的欣喜。看着工位上那叠反复批注的实验记录本,我忽然有些想落泪——取得的一个个小小成就,都是从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实验中磨出来的。
还记得大一刚进实验室时,我连移液枪都拿得生硬。老师告诉我,科研最重要的不是手稳,而是心稳。后来做细胞培养、做蛋白检测、做显微观察,样品污染、数据偏差、结果异常……失败的次数多到可以写成一本“错误手册”。可也正是在这些不断试错的日子里,我开始理解,科研的真正意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发现”,而是一次次在混沌中重建秩序,在未知中向前探索。
去年冬天,我们课题组在做一个关于酸碱感知分子机制的项目。为了得到稳定的复合物结构,我和师兄在实验室加班了几个周末。最后一组Western blot终于出现了清晰的条带,我们谁也没说话,只是相视一笑。那种成就感,不来自于结果本身,而是来自许多次几乎放弃又坚持下来的瞬间。
我喜欢小米基金会的那句话:“让世界因科技而更加美好。”在我看来,这也是医学科研的意义所在。每一滴培养液、每一个公式、每一次实验,都是为了让生命多一点健康的可能。
现在回想,从2022年踏入山大校园,到今天获得小米特等奖学金,这一路的每一个脚印都印着“基础”的两个字。基础是枯燥的、漫长的,却也是最稳固的支撑。唯有扎根深处,才能看见远方。
走出实验楼时,风很轻,像是秋天对山大的一声温柔问候。未来的路,也许依旧会有漫长的科研夜、有暂时的无解题,但我会记得那份初心。去探索、去创造、去治愈,让科学与温度同行。
【作者:2022级本科生 张明月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谢婷婷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