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述峥嵘”红色曲艺专场活动参加者 姜博洋

发布时间:2025/10/23 20:00:26     

10月23日 星期四 晴

日落的黄昏刚洒在中心校园,我这个机械学院的本科生刚下课,就满怀期待地奔向了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联合举办的“曲艺述峥嵘”红色曲艺专场活动现场。还未进场,屏幕上“铭史铸魂 考迹写行”的主题海报就进入眼帘,红色的主调像一团火,点燃了我对这场红色盛宴的期待。

活动伊始,一段快板书《熔炉炼金刚》骤然响起。表演者身着正装,口齿清晰如珠落玉盘,节奏铿锵似战鼓雷鸣,竟有几分李润杰老先生的风范。我坐在台下,只觉热血在胸腔里翻涌。原来传统曲艺可以把革命故事讲得这般斗志昂扬,让我真切感受到先辈们在苦难中历练的力量。

紧接着,京剧选段轮番上演。《白毛女》的悲怆、《节振国》的刚烈、《沙家浜》的智勇,被表演者演绎得酣畅淋漓。当唱到“急急忙忙往西北,不敢停留”,我仿佛看见杨白劳在旧社会的压迫下艰难求生;当“节振国”怒吼出对侵略者的反抗,那种家国破碎后的奋起让我眼眶发热;《沙家浜》里“前面只有一个班”的机智周旋,又让我为革命先辈的智慧深受感染。一句句戏腔,唱的是故事,更是刻在中国人骨血里的家国情怀。原来京剧的水袖一甩、唱腔一转,就能把烽火岁月里的爱恨情仇、担当勇气讲得如此动人。

最让我心头一沉的是那段濒临失传的相声《八年苦》。两位穿着传统长衫的表演者,用幽默却尖锐的语言,控诉着日本人与国民党兵鱼肉百姓的恶行。他们模仿侵略者的嚣张、百姓的苦难,在笑声里藏着泪水,在调侃中埋着警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最后一句定音,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掌声。

演出尾声,一场京剧《团圆》的返场表演为活动画上句号。不同于之前的激昂,这段表演里是历经磨难后的温情与希望,就像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盛世。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们一一谢幕,我心里百感交集。

走出活动场地,秋风吹在脸上,却不再觉得凉。今日的红色曲艺专场,于我而言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它让我明白,报国之路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学子的专业里、在每一次对技艺的打磨里、在每一颗为国家强盛而跳动的心脏里。我愿以机械为笔,以奋斗为墨,在祖国的建设蓝图上,写下属于新时代山大人的担当与赤诚,锻造出最坚实的“机械筋骨”。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姜博洋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谢婷婷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