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4 20:57:29
傍晚六点刚过,晚风带着青岛校区特有的微凉,吹得路边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今天,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邀请到了山东大学团委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负责人南东周老师进行座谈。我提前十分钟赶到会场时,能容纳近400人的报告厅已经坐得满满当当。
六点半,座谈会准时开始。南老师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这两大赛事进行“破题”。他的声音清晰有力,指着屏幕上的赛道分布图,把每个赛道的侧重点、适合网安专业的项目方向以及项目基本要素都讲得明明白白。“网安学子的优势在技术,但参赛不能只拼技术,还要懂商业逻辑,要懂得如何从做出来到讲出来。” 之前我总觉得项目的重点在于技术实现,其实一个完整的参赛项目需要把技术亮点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南老师专门提到了学院之前参赛的不足。他没有回避问题,反而拿出几个典型案例,分析项目在核心优势挖掘、创新点呈现上的短板,还针对性地给出改进建议:“比如这个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技术本身很扎实,但没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清楚和现有产品的区别,对市场有什么帮助……”我抬头看向周围的同学,大家都在认真点头。南老师还笑着说,要是我们有赛题疑问或者需要打磨项目,随时可以找他,那番话里的殷切期待,让我心里热乎乎的。互动答疑环节开始,现场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坐在前排的同学率先举手,问的是 “零基础怎么立项”,南老师耐心地建议从课程作业、科研兴趣入手,一步步积累。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举了几个成功案例,鼓励大家探索大学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走出会场时,夜色已经浓了,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之前对双创赛事的迷茫和不敢参赛的顾虑,好像都在这场两个小时的座谈会里烟消云散了。原来从“0”到“1”开展项目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敢突破、肯尝试,我们网安学子也能在科创舞台上发光。
【作者:2023级本科生 辛汶原 来自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责编:蒋晓涵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