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9 21:25:27
踏上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那一刻,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书香与历史的厚重气息。作为第十届齐鲁青年论坛的参加者,这两天的经历如徐徐展开的画卷,镌刻着感动与向往。
报到后的第一站,便是校史馆与博物馆。推开校史馆的大门,120多年的时光仿佛在眼前流转,静静诉说着这所名校薪火相传的育人故事。从战火中坚守办学到新时代蓬勃发展,从培养出无数栋梁之才到产出多项科研硕果,字里行间都彰显着“为国育贤”的初心。博物馆里,一件件考古文物见证着齐鲁大地的文明脉络,考古工作者们严谨细致的研究成果,让我深深体会到科研路上的专业与坚守。走出场馆,道路两侧的树木枝繁叶茂、直冲天际,完备的教学设施、整洁的林荫道,都让这座百年学府更添生机与活力。
主论坛上的一幕幕,至今仍历历在目。山大的人才宣传片里,无论是实验室里的潜心钻研,还是三尺讲台上的春风化雨,都让我对这所学校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山东省委组织部领导详细介绍了引才留才的各项政策,从住房保障到科研支持,从职业发展到生活关怀,每一项都透着满满的诚意。在学校的介绍里,“底蕴深厚的百廿名校”“加速突破的事业热土”“施展才华的梦想舞台”,这三句话精准概括了山大的魅力,也深深触动了我。济南、青岛、威海三地组织部门领导对人才支持体系的解读,以及山大青年学者分享的成长轨迹,让我看到了在这里扎根成长的清晰路径,更感受到了学校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期许。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分论坛上,院领导的介绍朴实而真诚。他们细数马院深厚的学术底蕴,从知名学者的引领到学术团队的协作,从前沿的研究方向到丰硕的科研成果,让我对这个学术大家庭充满向往。更让我动容的是,他们提到的融洽工作氛围、全面的人才支持保障政策,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处处体现着对学者的关怀与尊重,真诚的邀请让我心生暖意。
这两天,“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图强”这句话,在校史馆的展墙、论坛的资料册上,一次次映入眼帘。这句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山大120余年的办学之路,也让我真切感受到这所学校的开放、热情与担当。学术上,它鼓励创新、包容多元;育人上,它坚守初心、润物无声;对待人才,它敞开怀抱、全力支持。
离开山大的脚步愈发临近,心中的不舍与向往却愈发强烈。这片充满底蕴与活力的土地,既有百年学府的厚重积淀,又有敢为人先的奋进姿态,更有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广阔胸襟。由衷感谢山东大学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与招聘平台,让我们青年学子有机会汇聚一堂、碰撞思想,同时向学界前辈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也祝愿山大继续续写百年荣光,以“学无止境”的追求深耕学术沃土,以“气有浩然”的担当培育时代英才,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再谱新篇。
【作者:博士生 李少杰 来自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编:谢婷婷 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