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2 21:07:53
11月1日,我在中心校区参加了TRAE编程创新工坊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完整体验从AI产品构思到原型落地的一天制编程活动,上午10:30一直到下午6点,节奏紧凑但收获非常丰富。
活动一开始是TRAE团队的产品介绍和案例展示,他们强调了“Ship Faster With TRAE”的理念——用可视化+低门槛的AI能力,让想法能在一天之内变成能演示的东西。这对我们这些平时做科研、做课程项目的同学很有启发:原来AI产品不一定非要“做大做全”,而是可以先做一个能跑、能展示、能打动人的最小版本。
中午前后的实战环节是今天的重点。我们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围绕实际场景做一个AI应用,我选择做一个面向科研的编程助手,希望它能真正提高科研效率。在做的过程中,TRAE的老师会在现场巡回答疑,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提醒我们怎么把业务流程拆成“输入—处理—输出”,怎么把模型能力嵌进去,怎么让界面简单到老师一看就能明白。这个过程让我感觉像是在做一场“加速版的产品实训”。
下午的展示环节既紧张又好玩。大家的想法都很有意思,有的做校园生活助手,有的做内容生成工具,还有的直接做AI创意类产品。我的作品最后获得了二等奖,既开心也有点惊喜。评委给我的反馈是:场景够具体、功能思路清晰、交互不复杂,而且有一定的扩展空间。对我来说,这是对自己把技术和应用结合能力的一次认可,也证明了不是只有“做得最复杂的”才是好项目,“能被看懂、能被快速复现”的同样很重要。
这一天最大的收获有三点:一是AI能力要落到场景上。光会模型不够,要能讲清楚“谁用”“在哪用”“为什么非要你这个方案”。二是原型要快,要敢展示。TRAE这种一日工坊的形式,其实是在训练我们把想法快速变成作品的能力。三是团队+现场氛围真的能激发创造力。看到同学们不同的方案,会自然产生比较和反思,这种线下的“被看见”很重要。
最后想特别说一句感谢。活动能在山大顺利落地,离不开山东大学数智化支撑研究院蒋思尧老师的组织和协调,他在现场一直在帮我们对接资源、提示流程,也给了我很多关于“技术怎么真正服务学校场景”的启发。还有字节跳动TRAE专家团队,他们把一线的产品方法、开发范式和案例都带到了校园,我们才能在一天之内做出“像样的作品”,甚至还能拿来参加比赛展示。
【作者:2024级硕士研究生 张谨昊 来自单位:集成电路学院 责编:谢婷婷 韩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