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民族乐团成员 商琪曼

发布时间:2025/11/03 20:21:24     

11月3日 星期一 晴

还记得一个月前,当我第一次拿着乐器走进排练室时,耳边是学长学姐们流畅而华丽的合奏,手中是那份标注着“比赛曲目”的、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乐谱。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兴奋与忐忑在我心中交织:我真的能跟上大家的步伐,在一个月后的比赛中站上那个梦想的舞台吗?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打磨的是多首风格迥异、技巧要求高的曲目。从古典的严谨到现代的奔放,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节奏型都是我们需要攻克的堡垒。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变成了“琴房—食堂—宿舍”的三点一线。每天过得既充实又紧张。

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学长学姐的“一对一”帮助下,我从最初看谱的磕磕绊绊,到后来能熟练演奏自己的声部;从只顾埋头演奏,到学会倾听其他声部的旋律,融入整个乐团的音响海洋。琴房的灯见证了我的汗水,也见证了我们这个集体从生涩到默契的每一步成长。

第一场和第二场演出分别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音乐厅和趵突泉校区梦迪音乐厅举行。站在音乐厅的舞台上,古朴庄重的氛围令我心生敬畏。随着灯光点亮,指挥挥下第一个节拍,我们奏响了首个和弦。那一刻,所有的紧张情绪瞬间转化为澎湃的音乐激情。我们不仅仅是在参与一场演出,更仿佛是在向这座底蕴深厚的校园致敬。

第三场演出在保利山东省会大剧院,站在省内顶级的专业舞台上,璀璨的灯光与完美的音响效果交相辉映。当最后一个音符在音乐厅上空缓缓消散,随之而来的是雷鸣般的掌声——我们成功了!凭借不懈的努力与辛勤的汗水,通过三场演出,我们赢得了属于集体的热烈喝彩。

回首这一个月的“奇幻旅程”,我收获的远不止精彩的演出。我收获了珍贵友谊;我学会了在压力下如何管理时间、调整心态;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团队精神,在乐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

感谢学校提供的宝贵平台,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也感谢乐团里每一位伙伴的鼓励与陪伴。对于我的大学生活而言,这段从琴房到音乐厅的旅程,无疑是最绚烂、最难忘的开场白。

未来四年,我与音乐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2025级本科生 商琪曼 来自单位:艺术学院 责编:谢婷婷 程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