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成功训练”课程参加者 张馥蕾

发布时间:2025/11/05 18:40:15     

11月5日 星期三 晴

最初选“人际交往成功训练”这门选修课,我带着几分“功利心”——不过是想凑够学分,又恰好赶上了合适的上课时间,至于能收获什么,我并未抱太多期待。直到推开教室门,王婷老师精心布置的“人际探险岛”场景抓住了我的目光:“信任角”“勇气港湾”“星光营地”等标识牌像魔法符号,把我拉进了一场未知的旅程。

教室里,有人低头整理笔记,有人悄悄观察四周,空气中有着初遇的拘谨。可当王婷老师笑着向我们表达欢迎,陌生的气息里多了几分熟悉感,或许是某个人眼里相似的期待,或许是大家都带着点“试试看”的忐忑,明明初见,却有种“似曾相识”的奇妙联结,仿佛我们本就该在这个晚上,相聚在这片小小的“营地”。

我作为第一个登陆“星光营地”的探险家,老师递来一叠“探险身份卡”。我犹豫后选了“深度倾听官”,卡片上写着“你的耳朵是探测心灵的声纳,捕捉语言之下的情绪暗流,让每位同伴都感到被真正理解”。比起“团队引领官”的掌控、“氛围破冰官”的带领,我更想试试以旁观者的视角,安静接住大家的情绪。于是我把其他身份卡藏在不同座位下,等着同伴到来。

起初教室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细碎声响,王婷老师笑着提示:“今天的‘探险盲盒’,是由各营地首位同学提前藏好的哦。”话音刚落,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弯腰摸索椅子下的卡片。很快,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我是团队引领官!”“我抽到瞬间记录官啦!”

我坐在角落静静观察:抽到“团队引领官”的同学在白纸上规划路线时,似在琢磨更合适的路线;“瞬间记录官”举着相机穿梭,镜头总在大家笑起来的瞬间停留;“氛围破冰官”组织互动游戏时,眼角带笑,却藏着一丝紧张。这些细微的情绪变化,都成了我“心灵声纳”里的独特信号。

最惊喜的是“三格绘本”创作环节。老师让我们以高光时刻、能量来源、小期待自由创作。我握着画笔,脑海里浮现出大家围坐聊天的场景,便画下六个小小的身影和一张大大的笑脸。当所有人把画纸摆在一起时,旁边同学画了六个手拉手的小人,斜前方同学的画里有灿烂的笑脸,还有人画了一群人围坐的模样。没有约定,我们却在画里藏了同样的心意。

本以为第一节课会满是尴尬,却成了惊喜的探险启航。摸着“心灵声纳”的卡片,我忽然很期待后续旅程:原来带着各自“使命”相遇,内向与外向的边界早被温暖悄悄融化。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张馥蕾 来自单位:澳国立联合理学院 责编:谢婷婷 栾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