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8 20:41:20
清晨打开山东大学新闻网,目光扫过“山大日记”栏目更新的名单,依旧没有我的名字。这是我第五次投稿被“婉拒”了,手里的笔记本被捏得有些发皱,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之前四次的选题:晨读、实验室加班、社团活动……每一篇都认真记录了校园生活,却始终没能登上栏目。
室友看出我的失落,递来一杯热牛奶:“你的日记写得很真实啊,是不是选题不够特别?”我翻开之前的稿件,第一篇写晨读,只记录了时间和地点,缺少具体的细节;第三篇写社团活动,只注重描述流程,却忘了加入自己的真实感受。确实,这些日记没有按照投稿须知里说的“记录具体、以小见大”的要求,之前的文字总显得有些空泛。
上午抱着电脑去了图书馆,特意翻看了近期被选中的山大日记。我发现那些受欢迎的稿件,都有鲜活的细节和真挚的感悟:有人记录和导师在实验室讨论问题到深夜的经历,有人分享帮食堂阿姨解决小麻烦的温暖瞬间,字里行间满是生活气息。我拿出便签纸,写下自己的问题:缺少具体场景、感悟流于表面、没有展现校园生活的独特侧面……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看到保洁阿姨正小心翼翼地把同学们不小心碰掉的筷子捡起来,用消毒水擦拭干净,旁边的同学主动上前帮忙,还笑着和阿姨聊天。这个小小的场景突然触动了我,或许我之前总想着“宏大”的主题,却忽略了校园里这些温暖的日常。我立刻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记下这个细节,还有当时心里的感动。
下午回到宿舍,我重新打开文档,决定改写第五次的投稿。这次我没有刻意追求“有意义”的事件,而是记录了上周帮室友修补坏掉的书架的经历: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一起查教程、找工具,最后看着修好的书架,室友说“有你真好”时的温暖。我描述了拧螺丝时的笨拙、找到合适零件时的开心,还有从中感受到的同窗情谊。
写完后,我反复读了三遍,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可感,感悟也自然融入其中。点击“提交”按钮时,心里没有了之前的焦虑,反而多了几分坦然。其实投稿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被选中,更是在记录生活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发现山大校园里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看着电脑里的稿件,我想,山大日记想要的,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真实的生活、具体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即使未被选中,也收获了成长。未来我会继续记录下去,用文字捕捉校园里的温暖与感动,因为每一次认真记录,都是对山大生活最珍贵的纪念。
【作者:2025级本科生 巴鑫 来自单位: 责编:赵方方 韩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