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9 21:13:22
南宁的灯串沿着邕江两岸流转,11月9日,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2025年年会暨“亚太地区格局与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落幕。作为山东大学的参会人员,我十分荣幸能够全程参与并见证这场学术盛会。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特朗普2.0”背景下亚太地区格局的变化以及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场氛围热烈,不同观点相互交锋,使我获益匪浅。我不仅聆听了诸多前沿学术观点,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之士,为日后的学术研究拓展了思路。
思绪飘回11月8日上午,那时的我撰着会议手册走进南宁饭店泰和厅,会场里几乎座无虚席,大屏幕上的主题格外醒目,从提交参会申请就满心期待的我,终于迎来了与学界前辈、同行学子面对面交流的时刻。开幕式后是多位国关学界专家老师的专业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对中美关系与元首外交的分析,与课堂上的“安全困境”议题遥相呼应,另一位专家关于世界不确定性下的中国金融确定性的探讨,更是让我对“经济相互依赖”理论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下午14:00开始的安全外交分会场,无疑是今天的“知识盛宴核心”。孙西辉研究员关于“亚太北约化”与“小多边安全架构”的探讨,为我分析“印太安全网络”提供了全新的案例支撑;金仁淑教授解读的“特朗普2.0时期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详细拆解了“盟友技术绑定”策略,补上了我论文中“科技安全与区域合作”的研究盲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雪莲教授的演讲,她以“竞争性区域结构下东北亚‘碎片化’的思考”为题,结合朝鲜半岛局势和美日韩同盟动态,深入剖析多边协调机制弱化的原因。分会场散场后,笔记本已记满要点,仿佛能感受到知识生长的力量。
合上笔记本,邕江的夜色依旧璀璨。这场圆满落幕的年会,让我深刻明白,国际政治研究从来不是书斋里的空想,唯有扎根现实、直面问题,用扎实的学识才能为理解世界贡献青年力量。
【作者:2025级硕士研究生 韩雅婷 来自单位:东北亚学院 责编:谢婷婷 韩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