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2 20:05:00
几日前,我们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乘坐大巴前往“瓷都”江西景德镇,开启充满趣味的设计考察之旅。
上午的行程聚焦御窑厂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明清御窑厂遗址,珍藏着明清时期的瓷器碎片与珍品,系统展示御窑历史与文化。那些曾经被打碎掩埋的瓷片或成坑、成片、成堆,成山,逐渐沉寂于时空,消逝于记忆。近年来,随着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工作开展,数以千万计的瓷片逐步重见天日。截至2024年底,御窑博物院已修复出土器物3000余件,不少品类还填补了海内外博物馆的收藏空白,为世所罕见的绝品孤品。

午后,我们从理论观摩转向了亲身实践。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体验了釉下五彩瓷盘的绘制,重点练习传统“汾水”技法。这是一项极需耐心与定力的工艺,毛笔饱蘸釉料,在湿润的素坯上描绘,必须精准控制笔端的水分与运笔的速度。水分过多,料色会肆意晕染,破坏形制;过少,则色泽干涩,难以达到预期的清润效果。这缓慢的过程,不仅是对手上功夫的考验,更是一场心灵的沉淀,让我真切体会到,最动人的设计往往诞生于这种手、眼、心与材料的无间合作之中。
傍晚,我与同学前往陶大青年集市。这里是青年陶瓷创作者与手艺人的聚集地,他们在此展示并售卖独具个性的作品,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选购,也为本地文创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目光所及,尽是琳琅满目的原创作品。器型不拘一格,从典雅的茶器到诙谐的摆件;彩绘风格更是包罗万象,既有传统青花,也有大胆奔放的现代抽象构图。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跃动着一个年轻的、渴望表达的灵魂。这个生机勃勃的集市,让我亲眼见证了陶瓷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无限可能。

回顾此日,从御窑厂厚重的历史积淀,到亲手绘制手中的素培,再到青年集市上迸发的蓬勃创造力,这座被誉为“瓷都”的山城,以其深厚的底蕴与不竭的活力,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设计实践课。它启示我们,优秀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理解工艺,更要敢于拥抱时代,让创意在传承的土壤中焕发生机。
【作者:2024级本科生 陈依琳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谢婷婷 栾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