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2 19:15:00
午后两点,刚攥着值岗手册站定,和我一同站岗的保安叔叔就端着搪瓷杯过来。一口下去,暖意从喉咙往下沉,十一月的凉意与我初站岗的拘谨都淡了不少。
校门往来的人渐渐多了,我跟着安保人员一齐维持秩序。保安孟叔说守这门七年了,他们跟往来的人都很熟络。山大附中学生说要期中考,盼着早开门,他们笑着应下;后勤老师推着餐车,与他们隔着栏杆聊食堂的粥。他们还会提醒拎实验报告的老师慢走,嘱咐背画板的学生早回宿舍。
三点半,几位游客站在门前张望,想入校。守着进门的那位保安叔叔耐心指给游客看预约0.指引牌,教他们在山大公众号预约,还帮眼神不好的阿姨调预约页面。我也帮着引导游客预约,听游客夸山大学生有礼貌时,我想,校门也是传递善意的窗口,把山大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个来访的人。
日头西斜,我的腿开始发酸,与我站在一块的安保叔叔从岗亭里搬来折叠凳。而他接着站在门边,弯腰扫去地上的落叶,又用抹布擦净栏杆上的清灰,动作轻柔得像打理自家窗台。闲聊间才知,他家在天桥区,每天要骑四十分钟电动车赶来,一日在岗八小时,七年里连雨天都没迟到过。冬天他甚至会早来半小时扫雪,怕学生摔着。
傍晚六时,我与接班的同学交接。晚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校门的路灯渐次亮起,我回头望去,安保们仍站在那里,像一棵棵扎根的老槐树,守着往来的人,也守着这方校园的烟火气。这些细碎的温暖,藏在十月的风里,藏在洪家楼的暮色里,也成了山大的动人底色。
【作者:2023级本科生 王芊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谢婷婷 栾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