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山大日记:政管学院 任奇奇

发布时间:2013/11/09 17:49:23   点击:  

11月8日 星期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看似简短的文字,却蕴含了友善、给予、关爱他人的无穷快乐。一直梦想着自己能有一个机会,真正地走入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想,那时的我一定是快乐的。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让我的梦想得以实现,我以阳光行动服务社志愿者的身份走进东河小学,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
  怀着好奇和喜悦的心情来到东河小学,一迈进校门,我便看到一个个嬉笑打闹的身影,一下子被孩子们纯真爽朗的笑声感染了。当我真正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向下望去时,我的内心被触动了。我曾经想象过无数次孩子们的表情,我想他们或许是充满好奇的,或许是欢腾活泼的,然而真正地看到他们时,他们的眼神却是呆滞的,没有我想象中的活泼开朗,我突然明白,也许我们能做的便是给这些农民工子女送上我们的关爱,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支持。
  围绕着“美丽的中国”这一主题,我们开始了今天的课堂。当一张张展现中国壮美山河的照片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脸上的呆滞神情慢慢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课堂的好奇和喜悦,随着一幅幅图片的放映,孩子们不禁发出一声声的赞叹和惊呼声,慢慢地,他们变得活泼起来,当一个个孩子踊跃地起来回答问题时,我的内心是高兴的,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外界事物强烈的求知欲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许,此刻我们站在讲台上,所能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我们带给孩子的是不仅一种眼界的拓宽,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我们给他们提供了一条认识外界的途径。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到了,当我们要离开课堂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满怀希望地问我们:“哥哥姐姐,你们还会来吗?”“我们一定会再来的。”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然而,它教会我们的是帮助他人后的那种喜悦和快乐,是对人生的一种持久影响。
  记得拉布吕耶尔说过,“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衡量人性的天平难免倾斜,杠杆的力量有时难免失去方向,致使赠人玫瑰,并不能获得回报和喝彩。然而,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坚信正义的玫瑰永远不会凋零枯萎,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一件件的小事,奉献自己的爱心,形成一种社会效应,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给予更多的人温暖和帮助。



【作者:政管学院2013级本 任奇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