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5 20:15:24
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满头脑,而是点燃火焰。十多年来不断感受着许多位老师带来的启发与顿悟的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因而我也一直梦想着有机会尽我的力量去为别人带来一点启发,哪怕是些许灵感。

今天,我有幸作为一位大一的志愿者走进了舜义社区的课堂,为小朋友们上一节关于大气压强的性质与特点的科普课。初登讲台的我在课前便有些不知所措,我看着陆陆续续走进课室的小朋友们和家长,他们的期待令我不由紧张与怀疑,我是否能上一堂令孩子们感兴趣的课?我甚至在微信上向我的高中老师诉说我的不安,她回道,没关系,他们一定会喜欢你的。带着这句话的抚慰,我调整状态,开始了我的第一堂课。
所幸,孩子们积极活跃,家长也饶有兴致。我一点点推动着课堂,讲解大气压原理时,我尽量用着通俗形象的语言,比喻,再配以ppt上生动的图片形象,让孩子们并没有被略显生涩的定义困住,而借由他们最擅长的想象令知识易于理解。即便是作为讲者的我也常为他们富有想象力的理解所惊异。在这最稚嫩的声音里,我听见最纯粹的兴趣与理解。我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他们最认真的思考与最踊跃的回答,直到此刻,最初上台时的紧张与拘谨早已荡然无存,我开始享受与小朋友们的交流,享受将知识剖开揉碎的过程,享受他们的热情和投入。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问题的提出,液体与气体的扩散现象都因其现象明显易于观察而易于理解,唯独固体的扩散并不常见也难以举例,当我抛出“固体是否也有扩散现象?”的问题同时顺着“常理”极力暗示着孩子们气液与固体在日常现象中的种种不同时,小朋友们轻易的掉进了我的陷阱,他们都摇摇头,却又用不大坚定的眼神注视着我。于是我揭开了谜底,固液气本质的共通之处决定了他们都具有扩散的性质,结合着视频里形象的固液气的演示图,我讲解着三种状态,同时希望启发出“思考本质”的思考方式,我相信这样的思考方式比掌握任何知识都更加重要,这也正是我希望点燃的“火焰”。
四十分钟的课堂很快到达尾声,回望这堂课,我讲的当然谈不上精彩,要求一群孩子吸收四十分钟的课堂知识也无疑太过于苛刻,即便是初高中生也很难保持如此的专注,那么我的课堂为他们带来了什么呢?课下一位小朋友找到我,向我提出了他关于大气的思考和一个有关气球的问题,他的母亲也在一旁笑吟吟的望着他,他眼中透出的思考过后的疑问恰是我的答案,轻松与快乐的主旋律下,若能为他带来哪怕一点点的无论关于兴趣亦或思考方式的启发,便是我所希求的最珍贵的意义。
祝你们眼里的疑惑都会得到解答,愿你们永远对一切事物都不吝思考,愿你们的心在求知的路上永远赤诚,祝你们的前路永远光明。
【作者:2025级本科生 方祺 来自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编:张穆楠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