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5 20:15:45
今天下午,我推开活动室的门,空气里漂浮着细碎的笑语和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像秋日里最温柔的白噪音。山东大学纸艺社团的同学们早已准备就绪,桌子上整齐地码着各色卡纸,安静地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我选定一个靠前的位置坐下,心中充满了期待。
三点活动正式开始,第一个作品是树叶信封。主讲同学举起一张方形纸,他的手指捏住纸的两角,精准地对齐,按压出一条锐利的对角线。然后他将纸翻转、展开,接着捏起另外两角重复动作。我学着他的样子,用拇指和食指钳住纸角,小心翼翼地推动它们向中心靠拢。每折一下,我都用指甲盖沿着折痕用力刮过,让它变得坚毅清晰。纸张在我的手里显得倔强,折痕总是歪斜。我耐着性子,屏住呼吸,按照步骤慢慢地调整,当我终于进行到最后一步,用指尖探入缝隙,撑开,再捏着小角,稳稳地将它推送进去时,一个立体而别致的信封赫然眼前——它真的像一片完整的叶子,有清晰的叶脉纹理。这种将功能与美感巧妙结合的智慧,让我对这项看似简单的手工肃然起敬。

短暂的休息后,我们迎来了重头戏——玫瑰花。步骤明显复杂了许多,从“初步折痕”开始,就需要极大的耐心。我跟随指令,对折、展开、翻面,再对折,纸张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米”字痕。接着是聚合过程,需要让整张纸从平面收缩、隆起,变成一个基础的“花托”。我按住中心,缓缓推动四周的折痕,但是纸在我手里拧着劲,不肯就范。我深吸一口气,放松手指,回忆着教学同学“顺着折痕自然引导”的诀窍,轻轻一捏,慢慢推着向中心靠拢,那个顽固的“花托”终于成型了。
然后,我将四个角细细地翻折,塑造出花瓣的层次,用手搓卷花瓣边缘,轻轻向后拉扯,让它看起来像自然卷曲的弧度。我捏起最中心的花瓣,捻着它的尖端,顺时针旋转,赋予它绽放的动势。我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额角也渗出了汗珠。最后,托住花底,整理着外层叶子,调整它们的疏密。当最后一片叶子被抚平,一朵玫瑰花终于绽放在我的指尖。它静立在桌面上,每一片花瓣都凝结着我的专注与时间。
活动结束,我拿着自己的两件作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在这个数字时代,能用双手如此真切地“创造”,感受材料在指尖下从顺从到反抗再到最终成就的整个过程,这份朴素的快乐,是如此踏实而珍贵。“纸造万物”,而今天,我仿佛也亲手折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小片宁静宇宙。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户佳玉 来自单位:集成电路学院 责编:张穆楠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