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参观者 潘文静

发布时间:2025/11/16 21:34:34     

11月16日 星期日 晴

早上八点半,中心校区体育馆北门的旗杆下已聚满了人。这是我第一次以四重身份参与活动——既是普通参与者,是随时准备服务的志愿者,是“十一元一次方程组”组长,更是研会宣传部的组织者。手中紧握的名单表和相机,让这个周日的清晨变得格外不同。

八点半,大巴准时启程。车窗外的景色从城市渐变为山野,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同学们的谈笑中飞快流逝。十点整,我们抵达大峰山脚下。

初冬的山色斑斓如画,赭石、金黄与墨绿层层晕染。作为志愿者,我主动走在队伍末尾,提醒大家注意台阶,偶尔接过体力不支同学肩上的背包。身份的转换让这次爬山有了更丰富的体验——作为参与者,我沉醉于“树树皆秋色”的山景;作为组织者,我默默记下每个值得捕捉的镜头,为大家讲解“孟姜女问路石”的故事。

山路蜿蜒,队伍渐渐拉长。令我感动的是,每当有人放缓脚步,前面总会传来关切的询问;每当遇到陡坡,总有一双手适时伸出。大家在攀登中自然而然地结成了互助的集体。

中午十二点,我们在半山平台分组野餐。大家铺开餐布,分享各自准备的食物。我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些温馨的画面:有人细心地将苹果切成小块传递,有人为同伴递上保温杯里的热水。简单的午餐,因分享而格外香甜。

下午两点,我们集体参观大峰山革命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叙述,那段烽火岁月仿佛重现眼前。站在英烈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我们对“家国情怀”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随后,我们走进党性教育基地,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温《共产党宣言》,在激昂旋律与铿锵誓言中感悟初心使命。大家赴大峰山革命遗址实地探访,为烈士默哀三鞠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革命先辈的故事,最后前往烈士陵园瞻仰英烈,寄托缅怀之情。

返程前,我清点人数,看着名单上一个个打上勾的名字,心中涌起成就感。回程的大巴格外安静,多数同学都已疲惫入睡。我翻看着相机里一张张照片——有攀登时坚定的背影,有野餐时灿烂的笑容,有参观时专注的神情。这些瞬间,记录的不只是一次爬山活动,更是一个集体从陌生到熟悉的温暖历程。

作为研会宣传部成员,我深知再精美的推送也不及亲身体验。今天,我不仅用镜头记录了活动,更用心感受到了归属的力量。在这座山峰上,我们遇见了风景,更遇见了彼此。


【作者:2025级硕士研究生 潘文静 来自单位:数学学院 责编:谢婷婷 韩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