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2 20:11:17
初冬的暖阳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屏幕上那行“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的字样显得格外耀眼。这一刻,长达一年的备赛焦虑与疲惫似乎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感动与笃定。
回望来路,我们的选题始于一个略显沉重的话题——农村儿童性教育。我们关注的是适龄儿童对于性健康知识的迫切渴求与现有市场供给之间的巨大错位。
为了获取最真实的一手数据,我们团队利用寒暑假深入三个省份的偏远农村,走访了10余所乡镇小学。调研的过程远比预想中艰难,我们遭遇过校方的婉拒,也面对过家长的不解甚至质疑。但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在面对身体困惑时迷茫的眼神,所有的委屈都化为了前行的动力。我们共回收了800余份有效问卷,完成了近30万字的访谈记录,这些沉甸甸的数据,成为了我们剖析现状最有力的“手术刀”。
在学术研究上,我们并未止步于现状描述,而是试图构建一套可复制、本土化的“农村儿童性教育干预模型”。从需求侧的市场分析到供给侧的教育产品设计,我们结合心理学与教育学理论,提出了一套包含“生理脱敏、自我保护、心理疏导”在内的分级教育方案。在备赛期间,无数次通宵达旦的文本打磨,无数次为了一个数据模型的争论,都见证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作为负责人之一,我见证了大家如何将跨学科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远超奖项本身。
这次“挑战杯”的获奖,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它让我明白,学术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象牙塔内,更应关照社会现实,去温暖那些被遗忘的群体。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致力于将比赛成果转化为落地的公益项目或教育产品,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从容地认识自己,安全地拥抱世界。我们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林奎 来自单位:文化传播学院 责编:蒋晓涵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