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会务组成员 王墨杰

发布时间:2025/11/24 19:09:20     

11月24日 星期一 晴

时隔多日,再想起参与本校承办的“汉字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字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会务工作的那些日夜,心中仍翻涌着难以平息的触动。那段看似琐碎的实践,早已无法用简单的经历概括,已然成为一场浸润心灵、沉淀思想的文化修行,让我对汉字、文明与青年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筹备之初,我们在知新楼a428教室埋头校对论文集。一开始我总觉得,这活儿不过是逐字核对格式、调整标点的机械重复,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可随着逐句细读每一篇论文,那些原本在屏幕上冷冰冰的字符,忽然变得鲜活起来。这时,我才意识到:手中的校对笔触碰的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基因。这份突如其来的认知,让原本单调的校对工作,瞬间多了份沉甸甸的庄重与神圣。

会议期间的所见所闻,更让我对“中华文明连续性”这一命题有了透彻的理解。开幕式上,主持人对汉字历史的回溯,让我清晰看到一条贯穿古今的文明脉络:从甲骨上的卜辞到青铜上的铭文,从竹简上的诸子百家到纸张上的诗词歌赋,从活字印刷的铅字到数字时代的编码,汉字始终是中华文明的精神纽带。分会场里,学者们围绕古文字考释、汉字演变、古籍整理等议题各抒己见,让书籍上晦涩、抽象的专业术语变得鲜活立体。我认真记录着他们闪光的观点,看着前辈们为一个字的考释争论不休,为一处文献的解读达成共识,心中满是震撼。他们身上那种对学术的执着、对文明的敬畏,深深感染着我。

如今,盛会已落幕,但这段经历沉淀下的思想与感悟,却成为珍贵的财富。作为山东大学古文字强基班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深耕专业知识,读懂汉字的历史与内涵,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传承的使命:或许是一次严谨的论文校对,或许是一场用心的会务筹备,或许是一件创意十足的文创设计,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是在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添砖加瓦。

这段会务经历,让我在实践中学会了细致与担当,更在思考中明晰了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山大的学术底蕴滋养着我们,汉字的文明力量激励着我们,未来,我愿以青春为笔,以热爱为墨,在传承古文字、延续中华文明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青年的赤诚答卷。



【作者:2025级博士生 王墨杰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谢婷婷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