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18 18:19:41
点击:
早晨7点钟,天微微亮,我们一行人在班主任王怡老师和于导的带领下,踏上开往孔子故乡——曲阜的班车。十一月的阳光温和地照耀着初冬的济南,心里感觉暖暖的,期待今天学院组织的曲阜之旅会带来别样的感受,心想又是一个愉快的周末。
车行驶了大概2个小时,过了收费站,直行不远就到了曲阜,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与济南的喧嚣与杂乱截然不同的景象。古朴的城门,斑驳的城墙,千年的古树,寂静的古巷,爬满青苔的深宅,都在诉说着曲阜的底蕴与辉煌。街道整洁而宽敞,路面均为青石板铺就,车辆和路人较之济南略显稀少,一眼望去,两旁的建筑都是散发着古朴气息的青砖绿瓦,路边有墨绿色帐篷的仿古包车,帷帐上是白色的楷体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位留着齐耳短发的导游姐姐上了班车,发给我们孔庙孔府孔林的联票,用圆润娴熟的腔调为我们介绍着三孔的悠久历史和游览价值,并带我们前往第一站——孔庙。
下了班车,眼前是书有“万仞宫墙”的正南门,据导游介绍,这里原叫仰圣门,由乾隆皇帝御笔题写。过正南门不久就到了孔庙。孔庙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二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深深烙下中华文化烙印,是最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和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同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xml:namespace>
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题字是明代学者胡缵宗手迹,坊上有平面浅雕云龙戏珠,柱顶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单孔石桥,上设龙陛,名曰“泮水桥”。走进庭院内,古木参天,芳草如茵。许多树龄太大,已达暮年,树皮剥落,枝叶稀疏,不得不依托“驻拐”而立。紧接着,我们又游览了弘道门、大中门、大成门以及庭院里的13座碑亭,虽然不少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但老师和同学们仍能欣赏到其巨大魅力。“杏坛”相传为讲学的地方。坛上建有亭阁,十字结脊,黄瓦朱栏,雕梁画栋,彩绘精美华丽,我和同学们纷纷在杏坛合影留念。大概11:00左右,开始了隆重的祭孔大典,身着古装的“孔子弟子”们庄严有序地走向大成殿,舞步吹角,游客们纷纷涌上前,还有人在两旁刻章、许愿或求护身符。
孔府距孔庙很近,穿过宽敞的巷道右拐过阙里街,不远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显赫气派、黑漆红牙的大门,雄踞大门两旁的一对昂首朝天的石狮,透露出威严与荣耀。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据传是清人纪昀的手书。别出心裁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上少了一点,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中多了一笔。寓意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顷,富贵没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与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出了孔庙往北,就是占地面积3000余亩的孔林,它是孔子及后代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碑累累,石仪成对。踏在坚硬而冰冷的青石板上,哒哒的脚步声清晰可闻。老师告诉我们这里阴气较重,叫我们不要拍照。观光了文武石人、洙水桥、“子贡手植楷”,最后来到孔林的中心孔子墓,好似一隆起的马背,同行的游客中还有人在此虔诚地祭拜。
天色渐黑,一行人挥手告别陪伴了我们一天的导游,踏上返回济南的班车。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从车窗外缓缓倾泻进来,映照着我们每一个人疲惫又喜悦的脸庞。身后,古老而瑰丽曲阜渐行渐远。愉快而有意义的星期天在大家惬意的酣睡中结束,准备迎接新的一周的到来。
【作者:政管学院2012级本 焦丽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玉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