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4 17:43:18
点击:
周六,中心校区电教楼201教室,《经济情报分析》课,本堂主要内容是宏观经济情报分析。上午九点十几分左右,课程的最后三十分钟,我安排同学做了一个练习。
在同学忙着做练习的时间,我则围着座位间的两条空道转圈,以备同学在需要的时候,解答他们的咨询。当转到第二圈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在教室后排座的桌洞中,有一个精致的小包。将包拿在手上,考虑了一下,决定试着找失主的信息。包打开后,发现有一些纸笔,一个漂亮的U盘,还有一些小物件,到是没有特别贵重的东西。打开所有的纸,令人失望的是,没有得到失主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看样子,要想找到失主的信息,只有寄希望于U盘了。到了讲台上,先切换了电脑的屏显,然后将U盘插入插槽。电脑360一通忙,U盘终于打开了,找到了一个名为李宝龙的JEPG文件,另外全是些学习资料。这些东西对找到失主显然是不足够的。
正在有些失望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电脑上显示的U盘名字有点怪。是,那是一串长长的数字。查了一下,11位。这意味着,这很有可能是一个手机号码。
九点五十,课程结束了,收齐了同学的作业,当同学们基本上都离开教室后,我用手机拨打了那个疑似电话号码的数字,幸运的是,电话通了,接电话的是一位女同志。
我问,您是李宝龙吗?她说:“不是,我是李宝龙的女朋友。”我将李宝龙丢失包的事告诉了她,她再三表示感谢,并告诉我说他们目前都不在校内,因此约好:由她通知李宝龙找他的朋友来帮他取包。
十几分钟后,一位自称李宝龙同学的女生打电话过来,联系取包的地点。再过几分钟,包已经在李宝龙朋友的手里了。
在今天的这件事情上,李宝龙给U盘起的名字,对丢失物的找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初给U盘命名时,他可能只是为了牢记一个电话话码,也许他并没有想到,这个命名不久后还为他找回了自己重要的资料。
【作者:山东大学图书馆参考咨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亚宁 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