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6 17:35:28
点击:
九点五十多分,我急匆匆地从兴隆山校区教学群楼的五号楼五楼往下跑,去赶十点发车的班车。今天的教学内容有点多,又加上同学问了两个问题,时间有点晚了。
班车不等人。本学期在兴隆山校区上课的十几周里,我已经有两次因晚了几分钟赶不上班车的“悲惨”经历了。之所以说悲惨,是因为晚了班车就意味着要花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赶回洪家楼校区。每次晚了班车我都会急的满头冒汗,生怕误了下午在洪楼校区的两节检索课。
十点左右,我跑到了班车经常停放的地方。谢天谢地,那辆熟悉的金色中巴仍然停在路边。站在班车旁边,我问一位也在等车的长者:“您好,司机师傅呢?”他指了指教学楼,说是去涮抹布了。正在说话的当口,班车司机高师傅,从群楼中走了出来。
高师傅人如其姓,高高的个子,长方脸,声音浑厚,有播音员的范儿。不过,高师傅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的声音,而是他手中的抹布。正如刚才那位长者所言,高师傅是一位非常爱干净的人。在我印象中,每次坐高师傅的班车,开车前总能看到他拿着一块抹布在不停的擦试班车的玻璃。在我看来,那玻璃已经非常干净了。
高师傅爱干净还有另一个明证。班车的乘客,不管你是教师还是学生,是绝对不可以踩机箱盖或将土蹭到机箱盖上的。如果你这样做了,高师傅会大声地责备你,并会马上拿抹布将那些土擦试干净。如果是年长的人这样做了,他的声音会低些;如果是年轻人,他的声音则会变大且更富有刺激性。如果你是个刚上大学的新生,他会说:“难道你的老师没有教导你,要爱护公物吗?”
十点零二分,班车发动起来。高师傅的车技很好,开的又平又稳,速度也不慢。同车的那位长者和高师傅攀谈起来:“高师傅,你还记得刘老师吗?他不在了。”高师傅“啊”了一声,显然并没有想起这位刘老师是谁。长者又补充道,某某院的刘某某。高师傅笑了起来,非常肯定地重复了一下那个名字。接下来他们谈起了往事。
刘老师生前经常坐高师傅的班车,乘车时还喜欢带一些青菜甚至一口袋面粉。高师傅每次看到这位老师,就会有点头痛。因为刘老师喜欢将随身带的菜或面粉放在座位上,这非常有可能弄脏座位。爱干净的高师傅是无法忍受这种行为的,两人因此发生过争吵。说着话的时候,高师傅忽然感慨起来:“人一辈子多短暂呀,说没就没了。人没了,想吵也没得吵了。”
说话间,班车到了洪家楼校区的门口。在大家忙着下车的时候,高师傅大声对学生说:“下午回兴隆山,再想坐这辆班车的话,要到中心校区去坐,这趟车不再从洪楼发了。”
高师傅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一贯的生硬,但人人都能听出这些生硬的话语中所传递出的善意。这些“生硬”也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共同喜欢这位爱干净,爱提醒的司机师傅。
【作者:图书馆《文献检索》教 李修波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露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