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山大日记:外语学院 李文文

发布时间:2013/12/01 17:08:57   点击:  

  昨天,像是做了一次过山车,从谷底“飞”到云端,体验了一把起死回生、喜从悲来的真实戏码。

  伴着还未破晓的天空,迎着初冬乍寒的冷风,我一早就来到省中医的化验科,等待血常规的检查。由于最近学业压力大,我常常出现眩晕的情况,觉着应该到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以此来平复自己焦灼不安的情绪。撸起衣袖,露出左臂肘关节,擦拭酒精,扎橡皮软管,找血管,扎针,抽血,一连串的动作不到半分钟就顺利完成,在赞叹医生工作熟练的同时,我对着那瓶小小的抽血管皱起了眉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化验血液了,这一次各项指标是否会一切正常?焦急地等待了半个小时,我终于听到医生叫我的名字,双手略带颤抖地接过化验单,眼睛扫过血红蛋白一栏,一股寒意由脚底升起。远低于正常指标的数值表明我的贫血程度又加重了,想到昨天下午做心电图时医生对我说,应该是心肌炎的诊断,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背叛了我的意志。这灿烂如花的年纪,正是拼搏争取大好前程的绝佳时机,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阶段,奈何因为健康,而要变得踌躇起来?我渴望流汗的感觉,想要体会激烈运动时心脏富有节奏的跳动;我羡慕那些为了一个项目连熬几晚,却不晓得疲倦的青年,那是健康鲜活的生命在翩翩起舞。而我,终究因了一副孱弱皮囊,而与之错肩。这种痛犹如落崖之人重重摔在谷底,绝望的苍白是无人弹唱的苏曲。

  下午的课全然不在状态,脑子里浮现的都是波状心电图、血红蛋白指标和医生的诊断。我仿佛一人置身于苍茫大海,仅靠一张浮萍前行。命悬一线的无力让我欲哭无泪。泪,早已流干。傍晚,我去中心校区开例会。学生在线的新老记者和编辑们聚在一起讨论一周的工作情况。两个小时里,我听到了老记者讲授如何写时讯类新闻,如何做一个人物专访,如何创意图片新闻。在交流与学习中,我似乎渐渐忘记了早上的悲伤,忘记了自己虚弱的身子骨,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议中。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要说:“兴趣和热诚是最好的药丸。”我从一个连基本新闻要素都说不清的小白到能够写简单校园新闻并且尝试深度报道栏目,凭借的就是对新闻媒体的热爱。因为有爱,所以有梦,因为有梦,所以充满力量。今天,我是学生在线的一名新记者,我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借鉴前辈们的新闻经验,尝试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明天,或许我将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人,用文字报道真实社会,用图片展现人生百态。这让我感到喜悦,如在云端

  对于他人,昨天或许是平常的一天;于我,这是跌宕起伏的24小时。从失望到希望,我明白意志的力量可以突破身体的局限。只要有梦,生活就会多姿,命运不会薄待有追求的孩子。



【作者:外语学院2012级本 李文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