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01 17:21:49
点击:
来济南一年多了,早就打算去省博物馆感知一下五千多年的齐鲁文明,但直到今天,我才终于走进了山东省博物馆。
今天天气不错,吃过午饭后,我和几个小伙伴就出发了。下车后,看到“山东博物馆”五个金色大字,后三个字差点没有认出来,大家都感觉很激动。拿到免费门票,经过了安检,参观旅程就开始了。 由于各有喜好,我们就分开参观。我顺着右手边走了过去,一楼右侧是“赤子心 故乡情”画展。几位画家大都是祖籍山东,解放战争后移居台湾,出国镀金过的大师。他们的画作各有风格,淡淡的日光灯更给它们添了一种特别的感觉。当然,我没有这种艺术细胞,更没有学习过鉴赏画作的技巧,像“倒数计时的升空”等好几张画作直接没看懂。
二楼是出土的历史文物展览。仍然从右边开始,我首先看到的是“山东历史文化展——夏 商 周”。出土文物异常丰富,我努力地回想着学过的历史,从眼前的陶罐、陶浅盘豆、陶鼎到甲骨文、青铜鼎、吴王夫差剑,从孙子兵法的竹简到明朝洪武年间的漕船,真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过了许久,我从右边出来,走到了左边的“明代鲁王展”。“鲁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其陵墓出土了十分丰富的文物。我参观了鲁王的王冠,王袍及其陵墓中的仪仗俑,心中更多了几分感慨。
时间过的很快,三楼还没来得及参观就四点多了。由于五点闭馆,我们就离开了。走出省博物馆,买了几串烧烤小吃,匆匆乘上了返回洪家楼校区的BRT—5。
今天,我很幸福,把五千多年的齐鲁文明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当然,就像我在博物馆留言本上写的“齐鲁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匆匆的两个多小时的参观与其说是对它的感知,不如说是对它的亵渎。向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齐鲁文明致敬。”
【作者:法学院2012级本科 郭永发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