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赴华东师范大学交流生 朱云昊

发布时间:2014/01/16 17:33:56   点击:  

1月15日 星期三

  今日收拾东西,偶然翻出从前的日记。随手翻开,是高一时候的,看了下2010年4月18日的一篇,一下子都被自己吓呆了:“今天凌晨近4点才睡的觉。也没写多少作业,在夜里写的数学卷子、英语卷子、语文卷子、生物卷子、生物助学。今天中午11点多醒,12点起的床,下午2点就去学校了,问了徐文元三道数学题,写完了数学卷子和助学,晚自习又写完了物理助学;数学物理之间还写了一点儿历史助学。”翻翻前前后后的日记,都是这种学习的琐事,充斥着几乎每一天的生活,但是日记里却总是洋溢着高涨的热情,对自己不断进行着鼓励和积极的心理暗示。现在想想,高中时的生活实在是艰苦的很,但是当时却真是有毅力好好学习,因为我相信高考可以引领我走向梦想的彼岸。上了大学,这种执着的信念实在是很难唤起了的。

  去华师大当交流生的一大好处,是意外地获得了更早到来的假期。山大的小伙伴们还在考试周里奋力挣扎时,我已经优哉游哉地在家里享受闲适生活了。当然了,这是我用令人崩溃的五天六门高密度考试换来的……

  转眼间,交流生活已经过去一半,大学生活也已经走过了三个学期。面对着下学期可选课程的时候,忽然间发现,其实我已经学完了很多必修课,大学课程几乎快要结束大半了。看文院大三的学长学姐们晒下学期的课表,学分几乎已经少到个位数了。等到大四一开学,便是保研,录取……大学其实只有三年啊。这样想来,我都可以说我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半了。

  前几日去山大找同学们小聚,言谈中也谈到学习和未来等等事情。我们都觉得刚过去的一学期实在是转瞬即逝,也没觉得我离开山大有多久。同样地,曾经遥不可及的未来,似乎也近在眼前了。他们说着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或是意外或是正常发挥,我也谈着华师大与山大教学上的差异、考试的差别。我们聊了很多,聊得越深入,觉得内心更加明朗了。学习成绩只是一个跳板,仅仅是一方面而已,未来不论是保研还是工作,人家看的都是你的个人能力、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那才是最重要的。认真学习、积极备考对于获得好成绩自然是最重要的,但也不能否认考试存在着很多偶然因素,分数更是你难以完全控制的。可是你在上大学的期间,自己真正学到了什么,自己心里都有数,这真正学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无关成绩。

  未来,实在是充满太多的未知。好比高考前没想过自己会来山大,大一的时候没想过自己会交流到上海。未来因为充满未知而令人有憧憬、有期待。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现在,做好当下。可能这是有人说过千百遍的道理,但是这却是我们到了这个阶段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思考出的。

  看到了自己从前的日记,我几乎可以看到当时那个睡眠不足、有黑眼圈、辛苦地学习但是却永远积极乐观的十六七岁的少年的身影,在夜晚,结束一天的学习,在台灯下翻开日记本,匆匆忙忙写几句日记鼓励自己。他是累,但是心里不累,因为他坚信着梦想是一定可以实现的。那真的是我吗,还是四维时空中另一个时间段上的另一个生命体?为什么我觉得他已经陌生了呢。

  我几乎感到羞愧,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可以担当得起那个少年的期望。我不愿让过去的那个我失望。我的梦想,尚未完成,我会更加乐观地努力,去追逐我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会将它紧紧抓在手中。



【作者:赴华东师范大学交流生 朱云昊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