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计算机学院 牛成洁

发布时间:2014/02/10 17:14:10   点击:  

  接连一周的雪天,着实给这个不算冷的春节增添了阵阵寒意。干枯的树枝在白雪的点缀下确实别有一番滋味,可以和妈妈蒸的面塑媲美了。说起我们山西的面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了,且不说花馍、锅盔、太谷饼等面点,单“煮面”就有削、剔、揪、拉、压、搓、擦、拔等20多种技法。著名作家老舍初品尝山西风味的面食后欣然题诗:“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连今年的春晚都提到了我们山西做的马形的面塑。但是,并不是每个山西人都能做出来这么完美的艺术品的。这不,今天中午,我就是家中的大厨,做出了那不忍直视的面条。

  也许很难想象,作为一个山西人,我们几乎顿顿是面条。然而,面确是一个万能的原料。我们可以做成卤面、擀面、拉面、饸烙、猫耳朵、揪片、刀削面……于是,由于爸妈中午不在家,我只能担起姐姐的重任,做起了拉面。

  拉面是需要很软的面的,对于和面,我还是比较拿手的,三下五除二我就和好面了。但是,拉面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曾看见妈妈拉面条是如此的简单,到我手里那坨面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了。我把面擀成长方形,然后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的,用手握住所有面条的两端,开始了拉的过程,一拉变长了,二拉就断了一半,手忙脚乱的我只能就这样下到了锅里。不可否认,这是一件失败的作品。煮熟的面条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换一句比较好听的话来说,有的入口即化,有点韧性十足。不过,我确实佩服妈妈那精湛的手艺。

  悠悠成长二十载,我们的成长促使每一位妈妈都成为手艺高超的大厨。谢谢爸妈,你们辛苦了!



【作者:计算机学院2012级 牛成洁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泽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