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计算机学院 王玥

发布时间:2014/02/18 18:03:20   点击:  

2月17日 星期一

  启程去新东方学英语的这些天,着实在北京体验了一把打工族的北漂生活。

  坐晚上的高铁,来到北京南站已经十点一刻,在北京打工的哥哥嫂子早已等在站上。因为学校处于郊区地段,赶过去没有车,晚上暂住在哥哥嫂子的出租屋里。

  进了单元楼,坐电梯到了22层。电梯上升的一分钟里,我期待着电视、沙发、大床——至少两室一厅嘛。当我真正走到2208室,我很诧异房门居然没有关,而且更让我诧异的还在后面。整整一个2208室,每个房间,甚至厨房、阳台,都被分隔成了独立的空间,里面只有生活必须的床、被褥、电饭锅、甚至电视,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2208室,住了6家人。有打工姐妹,也有年轻夫妻。

  我并不是反感,也不是歧视,仅仅是诧异和惊奇。诧异房主怎么想出这种经济实惠的出租方式,惊奇这些北漂一族如何在这个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而生存下来。没有了都市励志电视剧里那种戏剧性的典型成功,我第一次暗暗佩服这些扎根于此的年轻人们。他们也一定曾经看过那些炫目的成功,带着梦想来到这个城市,看到现实的残酷,却没有灰心着说什么世界对不起我,而是咬紧牙关在这里扎根生长,过起了自己的日子。

  我被安排住在哥哥嫂子的隔壁,是一个卧室。饮水机,电饭锅,电视,甚至台式机电脑,看似拥挤凌乱,细看才知其井然有序和触手可及。在这个逼仄的小隔间里,却很有家的温馨。化妆架随意地倒着,一定是女主人匆忙上班,都没有时间扶起来。电饭锅外面的油渍还没来得及擦,他们一定是着急回家过年与全家团圆了。角落里的行李箱从地板堆到天花板,把手上挂满了衣服和床单,他们是用尽了一切可以用的空间。身处其中,甚至能感受到房间主人对这种生活和工作热情的余温。

  我突然想念起小时候住在老房子的时候了。客厅很小,玩具触手可及,书架太小书太多一直堆到小小的我够不到的地方,晚上害怕的时候轻轻叫一声妈妈,妈妈就能从隔壁卧室过来陪我。后来搬了大房子,明亮的地砖,宽阔的客厅,空间突然大了,心突然远了。两个卧室离得太远以至于喊了无数声妈妈都没有回应。新书橱主要用于装饰,实用价值太小以至于那些意味深长的旧书都被堆到地下室,在客厅里想去卧室拿东西都有一种“要走好远才能到”的感觉。地方太大爸妈每天拖地都忙不过来,于是坐下来说话的时间少了,全家窝在一起看电视的时间少了,甚至真正坐下来平心静气的喝口水的时间都变少了。一定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地太快,所以心才没有赶上。是不是换了大房子之后,而爱的总量没有变而容积变大,所以浓度变小了?我只能这样用一个理科生的思维解读这么感性的问题。

  在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在一个冷暖自知的残酷城市里。能拥有一份能充满整个空间的爱该有多不容易。可以想见,这房间的主人是如何在黑暗中握紧彼此的双手前行的。想到这里,我突然感受得到他们向上的力量,在这个温馨的小家,正如一粒种子冲破泥土下黑暗的张力那么强大。

  在这个大城市里,我希望所有寻梦的青年们都能坚守自己的爱和梦想。这样的平凡人的坚持,才是真正动人的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梦。



【作者: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2 王玥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何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