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16 17:47:23
点击:
在中心校区食堂吃饭的时候,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非学生人士,但今天这样的状况多少有些不常见。?xml:namespace>
保持着周末早起的好习惯,早上7点我准时来到了食堂,坐在邻桌的好像是一对母子。孩子一边大口地往嘴里塞着食物,一边急切地向对面的母亲含混不清地说些什么,母亲并不急于吃饭,而是一边点头微笑,一边示意孩子慢点吃,不要急。母子两人都穿着轻便的运动服,母亲斜跨着一个棕色的帆布包,看上去是要趁这大好春光出去踏青。我一边揣度,一边开始羡慕,7、8岁的年纪,正是在母亲的庇荫下最无忧无虑的好时光。正在我出神的当儿,旁边的孩子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母亲赶紧过去拍他的肩膀,端起自己的粥让他喝,忙乱中依旧不忘吹吹热粥,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我想,大早上就能看到这样的温情一幕,会给人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呢。
吃晚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太太,老人端着食堂的餐盘,在微波炉边等着热饭。令人在意的是,老人的头发梳成了两个麻花辨,辫子小小的细细的,配合着老人头上红褐色的小圆帽,很奇怪也很可爱。旁边站着的好像是她的儿子。看的出来老人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皱纹满满的脸上爬满了老年斑;儿子的年纪也不小,两鬓也已经斑白。他焦急地向老人诉说着什么,老人反倒很气定神闲,听到儿子的话只是微微点头,双眼只盯着盘中的食物。一会老人终于等到前面那个同学热完饭,急忙颤颤巍巍的想打开微波炉,旁边的儿子赶紧来协助母亲,紧张得像在看护小孩子。他急切的神情让我不禁想起了早上的那个母亲,突然觉得有些恍惚,时光好像一下子穿越了几十年,当时的孩子长成了老者,当时的母亲却成了孩子的样子。
父母与子女的角色互换,真是人生这部大戏里最让人感到幸福的反转。晚上回去躺在床上,回想起今天食堂里的两对母子,自己与父母间的点点滴滴在我脑海中浮现。快些长成他们的大树,在不远的未来给孩子般的他们照料与呵护,我想这个不知可否称之为理想的理想,将是我奋斗过程中幸福感的最大来源。思毕翻身下床,还未10点,正好可以给妈妈打个电话,向她道一声 “晚安”。
【作者:文学院2012级本科 牛菡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