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药学院 徐云萍

发布时间:2014/03/20 18:20:35   点击:  

3月19日 星期三

  睡眼惺忪中,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早饭还没顾得上吃,就匆匆地上了校车,前往西校,有些疲惫,有些忐忑,这次做的实验有些难度,测蛙心离体的动作电位。

  首先开始试教,我们都紧紧地围在老师周围,怀着一种好奇,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观看老师操作。跟上次实验一样,首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尖锐的刺刀扎进蟾蜍的头部,向前推进,并转动刺刀,然后向下以同样的方法破坏脊髓。血液从蟾蜍那冰凉的皮肤中渗透,它就这样伟大地为科学献身了。拔出那针般尖锐对的刺刀,它已经软趴趴的,甚至都不再做无谓的挣扎。将它的四肢钉在石蜡上,胸口朝上,呈“大”字状,开始进行解剖了。用剪刀将那斑纹的暗绿色外皮小心地剪开,路出粉红色的肌肉,同学们此时都屏息凝视着,目光没有丝毫的游离。剪开心外的肌肉,一颗扑通扑通跳动的小心脏就袒露在外头。老师指着心脏,告诉我们各个结构,左主动脉、有主动脉、动脉圆锥,都清晰可见,翻转过来看背面,还有呈暗蓝色的静脉窦。原本在书中出现的各个结构,现在就如此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生命是如此的神奇。

  到了最关键的一步,插心室。要将较为粗的左主动脉剪开二分之一,然后将玻璃管插入心室。剪和插,都极为讲究,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老师小心翼翼地将注入任石液的玻璃尖管顺着左主动脉插进。突然,喷血了!我们“哇塞”一声,惊奇的发现,玻璃尖管中回流入血液,并且液面正在有节律地上下波动,这说明实验成功了,玻璃管插进了心室中。最后进行收尾工作,将动脉结扎,将心脏立体,观察动作电位。

  终于轮到我们自己亲手操作了。将蟾蜍胸口剖开后,照着老师的指导,开始进行插管,没想到是如此艰难,滑溜溜的玻璃碰上滑溜溜的动脉,总是滑落。千辛万苦总算是插入了,离体后,这颗心脏仍旧在顽强的跳动。这颗心脏直到我们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才停止跳动,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

  当实验结束收拾仪器时,我们才发现,这只蟾蜍的肚里是黑黑的卵,怪不得它的心脏如此的有生命力。当别的组做了两组实验就不行换标本时,它依然在跳动,原来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所以它的心脏才如此顽强的搏动,所以它才坚持到最后一秒。我不禁又一次感叹生命的伟大,母亲的伟大。

  生命是如此的令人敬畏,我为所有为医学献身的动物表示尊敬。

  当我走出教学楼时,惊奇地发现一只蟾蜍,不知它是怎么爬出来的,它正一步步地,缓缓地向树丛中爬去……



【作者:药学院本科生 徐云萍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