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张会杰

发布时间:2014/03/20 18:21:48   点击:  

3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3点半,当我准时赶到明德楼B206会议室时,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的李赛强副主任和叶老师已经到来,一眨眼,生命学院时永香老师也来了。今天,我们要开个短会,核心主题是进一步明确本月高校教师发展骨干研修班中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模块的内容安排。

  李主任极简要地介绍了本期研修班的培训理念和总体设计,随即指出教研能力的提升之于大学教师教学促进及专业发展的独特意义。她说,在山东大学,不少老师在教学方面潜心投入,课上得很好,可是,这些老师对自身教学进行专业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比较欠缺。高水平教研成果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良好教学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如果研究不足,纵然有高度的教学责任感,长期重复性的教学活动也很容易使人倦怠。开展教学研究,一方面总结成熟的经验,为热爱教学的同行提供有借鉴价值的专业信息,另一方面,以解决教学情境中的特定问题为基本点,批判地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也是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途径。

  对教研能力之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价值,曾在教研科工作多年的叶老师和已经从教20多年的时老师十分认同。时老师非常热爱教学工作,一直保持对教学的激情,很多地方也得到学生们的高度认可,但是,由于相对缺乏教育学的学科思想,总觉得有瓶颈需要突破。以前“想补都不知道补哪儿”,自从去年成为一名教学咨询员,连续参加研修班的系列活动之后,感觉收获很大,思路顿时开阔许多。她提出以她的细胞课程为案例,把自己20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客观地呈现出来,供大家剖析探究。这个环节由我组织,以视频回放方式选择若干方面点评并加以引申。

  生命学院辛益群老师的植物生物学采用基于PPBL(Practice & 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其中“学生学习档案袋”很有特色,工作坊亦将以此为素材,研讨如何凝练教研主题以及如何设计、组织及实施一项具体的教科研活动。此外,还将以土建与水利学院冯维明教授《如何使课堂教学更精彩》的教研论文为例,聚焦于该论文在教育思想、体例规范、行文框架乃至专业表达等方面的优长、不足以及改进的建议。这个环节同样由我主持,采用分组研讨代表发言等活动,这项活动针对性强,组织形式灵活,既能共同思考、又可以对话沟通,应该是促进教研能力提升的有效形式。

  客观地讲,对大学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与骨干教师一起研讨这个主题更是充满挑战。研修班是教师们教学促进和专业发展的载体,于我而言更是一个以专业服务,并在服务中进一步成长的学习平台,虽然深知自己才疏学浅,还是非常愿意接受这个挑战。会开的很短,直奔主题,让人浑身充满干劲。未来这段时间,我将全力以赴,争取把这些年来所思所想所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奉献给即将参加培训的本校和省内的高校教师们。

  期待并预祝在教师发展中心的精心设计与组织下,本期研修班圆满成功。



【作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师 张会杰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