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11 19:06:01
点击:
今天又一次回到了兴隆山校区,无比亲切无比怀念。我早早就赶到了教室,为参加下午的自强社“甘霖”支教团面试做准备。
以前大一的时候在同样的教学楼里参加过很多次面试,而现在的心情却和以前完全不同。作为少数参加面试的大二学生,看着旁边或紧张或胸有成竹的大一学弟学妹,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年前的自己。大学的一半时光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现在的我还是会在面试前紧张,但至少我不会选择退缩,只要想做就会勇于去尝试。大一的时候就想过要去支教,不过那时缺乏勇气和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重任。曾经也想过短时间的支教是否真的可以带给自己和孩子们什么改变。但现在我觉得它是有意义的。前几天在学生在线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支教人的专访,很受感动。支教虽然时间不长,但可能会在学生心中留下一颗种子,在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而且这一群人走了,会有下一群人接上,知识和支教的理念一直在延续。
候场的时候我一直告诉自己,要有自信,说出心里想说的话。走进教室,做完自我介绍,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我总算给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自信地表达自己,虽然在大二下才做到这点有点晚,但至少我在成长,这是一种无与伦比地经历。回答完问题我坐在教室后面等待剩下的人面完第一轮。大一的学弟学妹真的很让我敬佩。有学妹能非常自信完美地应对,而且为支教做了很多准备,谈到人的价值就是影响别人;有学弟机智巧妙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大谈教育之道。他们让我看到自信和热情,也让我这个“学姐”感到有些愧疚。当然,也有些学弟学妹不够自信,说话会紧张,磕磕绊绊,谈到自己大学里的迷茫。看到他们我就想起一年前的自己,看不到自己身上有什么优点,畏惧不前,迷茫也迷失了自己。现在回想起来会心疼那时的自己,感谢那个稚嫩可爱的自己。谢谢自己没有放弃寻找,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情,没有放弃前进。
在同样的地点做着同样的事情,怀有的心境却完全不一样。离开兴隆山的时候天在下着雨,广播里播放着“We are the champion”的音乐,心里是别样的平和、幸福。我在心里对兴隆山说:“我的大一,再见,下次回来我会变得更好。”
【作者:法学院2012级本科 张敏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