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生命学院 李淑彤

发布时间:2014/05/11 19:33:44   点击:  

5月10日 星期六

  5月10日,晚10点,伴随白玉兰的落英,求职训练营完美闭幕。

  圣昆仑音乐厅内,镁光已经关闭,只剩几盏淡淡的灯仍依依不舍的亮着,陪着我们留在人群散去略显凌乱的会场,似乎也在回味三个月来的快乐和焦急,酸甜和苦辣。

  时光倒流回初春的三月。已经入夜了,112学生会办公室内激烈的辩论持续了十几分钟,关于决赛到底要不要加入危机公关大家各执己见争论不前。剩下的盒饭的味道,混合着接二连三的呵欠声,如此的深夜已经持续了一周。策划还未敲定,每名社会实践部成员的内心都有些许焦急。设计组编辑的《求职宝典》正在做最终修改,工作人员T恤和领带也在加急制作。前期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

  作为社会实践部的成员,拉赞助是必备技能。可求职训练营的资金敲定却经历了不小的波折。从三月中旬到月底算下来,社实的成员为赞助奔波了半个多月。仍记得留下策划书说以后再联系但却杳无音讯的失落难过,仍记得赞助商负责人要求面谈时兴奋难掩翘课打的奔去时的激动和期待,仍记得同伴因语速太快而被公司经理批评时的尴尬和不平……当然,我们更记得在最没有希望的瓶颈期,接到赞助商电话,说同意赞助。那天阴沉沉的,但在群里看到这个消息时,觉得瞬间晴天了,从上学期就开始筹备的活动,终于迎来破土而出前的第一次生命的萌动。

  初赛、复赛,我们小心翼翼呵护培育的求职训练营如火如荼的开展。站在悦园餐厅前的展台旁,跟同学们介绍我们亲手操办的活动,心中的欣慰无以言表。校园里的樱花开了,起风时便能嗅到花香。看着报名的同学用心的阅读展板上的须知,阳光照得头发有些发烫,在脸上留下了些细碎的影子,我愈发期待决赛那天能亲眼看到这个山东大学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引以为傲的活动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也许就是那段时间,让我彻底爱上这个部门。

  决赛的现场,我们统一穿着蓝色的社会实践部T恤,心中是从未曾有过的如此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激动、紧张,用所有能想到的词藻来形容那时的感觉都太过肤浅。再三确认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无误后,我坐在观众席的最后,挂着相机,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开始欣赏这场绝伦的展示。

  只恨时间过的太快,决赛很快接近尾声,而这也意味着求职训练营即将落下帷幕。似乎我还没准备好享受这刺激和精彩,它就结束了。尚未从刚才的掌声中回味过来,主持人宣布:山东大学第五届求职训练营到此结束。那一刻,眼泪再也止不住哗啦哗啦的流出来。或许只有我们才能理解这种心情,熬过无数的夜,踏遍无数的办公室,刷k52,刷楼,刷夜,我们有争吵,有失落,有过抱怨和愤怒,也曾想过放弃。但度过了这所有的辛酸委屈的日子,我们亲眼看到这艰难诞生的婴孩睁开眼睛的时刻,亲耳听到它的第一声啼哭。

  翻看那时的照片,所有的场景,所有的欢笑和哭泣都历历在目。我多么多么想,能再一次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再办一次同一样的活动。直到现在,想到那雷动全场的掌声,我的眼眶仍噙满泪水。暂且让我称之为“求职训练营后遗症”可否?我清楚的记得在初赛前,主席对我们说:“在决赛那晚,当你们做完最后的工作,坐下欣赏这场展示,结束后,当所有人都走了,只剩下社实的家人,你们站在舞台上,俯视这个会场,那一刻,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脱胎换骨。”是的,这种感觉难以形容,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我感谢,有这么一个部门,当我离开它时那是刻骨铭心的留恋;我感谢,有这么一场活动,在持续三个月的绷紧弦的筹备举办,而在最后结束的一刻和同伴们相拥而泣。“一入社实门,终身社实人”,这是山东大学社会实践部的使命感。只有真正感受过这种一起经历过的感觉才会能理解那种不舍的体会。



【作者:生命学院本科生 李淑彤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