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政管学院 赵宏月

发布时间:2014/05/16 17:41:03   点击:  

5月15日 星期四

  下午五点左右,山东大学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圆满地画上了句号,20名参赛学生和各位评委老师合影留念。作为参赛一员的我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对比赛的圆满结束感到欣喜,对获奖感到高兴,并且体会到作为一名在博物馆勤工助学志愿者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心头的一个重担终于可以卸下了。因为在这个比赛中,我们所有人都为之付出了很多。

  就我自身而言,从海选的面试到复赛的紧张角逐,再到今日决赛的一比高下,期间为之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恐怕只有自己知道。尤其是从复赛前一周开始,每天去图书馆上自习的内容变成了面对着几十页的博物馆讲解词,有时还独自一人跑到小树林或小花园的幽静处模拟练习讲解。今天还在图书馆看到一个每天来这里上自习的学姐,她笑着跟我说:“好用功啊!”学姐不知道我其实是在准备比赛,然而简单的一句话,让我这才发现,原来我为这个比赛已经付出了如此之多的时间。诚然,我很重视这个比赛,在记忆讲解词的时候,我甚至比准备期末考试还要认真细致。而为了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更好地练习,一个多星期来,我基本上一有空余时间就从洪楼往中心跑,只为了将自己置身于博物馆中,以便细致观察文物,从而达到讲解过程中自然、顺畅、有感染力的效果。

  在比赛过程中,我观察到了其他选手的表现,发现大家都很优秀,果然,山东大学的学生拉出去个个都是好样的。当然,见贤思齐,我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讲解时由于些许紧张而语速过快等,其他选手身上有很多有点值得我学习。我想,参加一次比赛对我们的长远发展来看,不是眼前的名次,而是对于自身素养的提升有何帮助,对于我们的全面发展有何益处。这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去总结与反思。

  我认为作为一名在博物馆勤工助学的讲解员,其工作是颇具意义而且令人敬佩的,作为一名博物馆讲解员既服务了大众又对自身沟通、表达能力有重要的提升。比赛之后,博物馆老师说如果我们时间充裕并且对讲解员工作感兴趣,希望我们留下来当讲解员。诚然,我很喜欢讲解员的工作,但是由于大三下学期时间很紧张,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每一天都恨不得当一个星期来过。因此,我只能遗憾地跟老师说如果下学期时间充裕的话,我很想来博物馆当志愿者,老师和蔼地笑着说,“当然好了,到时候你可以跟我联系。”总算圆了我心中的缺憾。

  从山大视点到博物馆,突然发现学校的各类组织和单位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为我们提供许多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在诸如博物馆讲解员、山大视点学生记者这些勤工助学的岗位上,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学校资助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坚守职责,服务广大校内师生乃至将这种影响扩大到校外,同时,我们还能获得自我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因此,对于学校提供给我们的勤工助学机会我们应该珍惜,“在其位,谋其政”,敬业精神是我们需要具备的,我们应该力求在这些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光和热,实现自我能力提升与服务他人的双重效果。



【作者:政管学院本科生 赵宏月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泽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