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23 18:30:00
点击:
今天一天丰富多彩,与几位学者交流,听了好多教授的报告,还参加了一场联谊会。情节更是匪夷所思,巧合不已。
昨晚收到张老师的通知,说临时调整,我不用去济宁了。本是有点失落,殊不知一天的生活就此开始。大清早,我抱着睡懒觉的态度,因为同学的志愿者证忘在我的宿舍,被迫爬起来去马克思主义学院给同学送志愿者证,路上,因为另一位志愿者同学堵在校车上,我临时被派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徐波老师讲座的场次媒体签到和协助媒体。
吹着空调,颇为惬意,徐老师讲得很好,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人所知的保护文化遗产等职能和不为众人所知的保护海洋等职能,他还讲了自己的人身经历与部分企业家对教科文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有同学提问朝鲜问题,也有提问国际组织中官员的国家属性和国际公民属性如何协调,我则提问了文化产业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矛盾如何协调问题,徐老师都一一作答。
中午,接到电话,骑车去学人大厦给一位记者打印材料,路上人山人海,一手拿着单反一手骑自行车确实挺危险的。
下午的主题演讲虽然不在我志愿服务任务范畴,我还是和同学去三楼报告厅聆听这场国内外学者荟萃的主题演讲。刚到那里,帮谢老师发“山大日记”邀请函,邀请到了成中英老师;帮几位老师借同声传译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搬将要放水果的折叠桌子,以及媒体签到。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共同伦理不断提出观点并进行精彩阐述,有阐述黑格尔联系理论与中国哲学的相似点的,有探讨政治上的价值观和法治的矛盾与冲突的,有论述做人做事不要绝对化的阴阳理论的。我深受启发和思考。前一场主题演讲结束,我和同学去要了哥伦比亚大学马克泰勒教授的签名,并与老师交流、合影。
下一场主题演讲,也非常精彩,香港浸会大学的费乐仁教授让大家放下手机,并声情并茂的讲了很多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会后,费老师被大家热情围住,我们与费老师亲切交谈。
晚上,赶到工会厅,一场国际联谊会已然开始举行,叶小文副主席给大家拉了一首大提琴乐曲,大家在和谐欢乐的氛围中三五成群交谈聊天、合影留念,应几位老师要求,我帮拍了他们的照片,并要下邮箱。费教授突然听说知新楼在举办女性圆桌会议,非常感兴趣,我便引道费教授前往那边,路上遇到了去工会厅采访成老师的同学,招手示意。
一路上,费老师像极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开朗健谈,表情动作丰富,我和他聊起了香港浸会大学、也聊起来女权主义运动相关内容。
费教授进入会场后,我回工会厅去带上相机和包也来到会场,联合国性别平等局张幼云老局长虽然白发沧桑依然说话掷地有声,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曦等老师也提到了性别平等相关的内容。有老师认为古代沿袭的以男性为社会取向的方式应该进一步调整,有老师认为老子柔克刚的思想与之有关,还有老师认为早期谷物大多为女性采集到的,女性对文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一位俄罗斯裔的老师认为在他们那里男性被称为头,女性被称为脖子,没有脖子,头没法转动。我深深被这次探讨所折服。
最后我们志愿者、学生记者与张幼云、陈曦等老师合影留念。我因为想申请港澳研究生以及有高中同学在澳门科技大学学IT所以和陈老师交流了很多,陈老师热情地回答了很多问题。
晚上回来已经十点半,我给不断在发定时邮件和定时短信,希望不再打扰到别人,同时给媒体发明天活动预告。
夜里一点半,我正准备休息,觉得自己工作很称职的时候,李宁老师在微信发了一张宣传部校园文化科的即时照片,照片里老师们与三个志愿者忙碌不停,图片里的钟上写着凌晨一点三十分,我惊叹于此景。也许这就是山大精神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这一天的经历丰富,但求在人生旅途中谨记这充实的一天。
【作者:历史学院2011级本 王喆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兆新】